答钟弱翁① 牧 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② 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注释】
①钟弱翁——名傅,宋代人。按:依原注体例似以作者为钟若翁,而又标名牧童,对牧童无注。题目有答字,常例应为和别人的诗,或以诗代信回答别人。但据《渔隐》五十八卷引《西清诗话》云:钟弱翁帅平源一方士(今叫道士)通竭,从牧童牵黄犊于庭下,弱翁异之,指牧童曰:道人能赋此乎?笑曰:不烦我语,是儿能之,牧童乃操笔大书"草铺横野……”云云。此传为吕洞宾事,不知其实否?记于此。
②弄——吹笛叫弄,此句言笛声与晚风相和。
【讲析】
据诗意应为咏牧童。但题为答钟弱翁,则编诗的人似乎也承认这首诗是牧童答钟弱翁的诗。草铺横野则牛羊不忧牧草;笛弄晚风,则牧童悠然自乐;比之“短笛无腔信口吹”又别是一番意境。归来以后吃得饱饱的,万事无忧,躺在蓑衣上面看明月,何等潇洒自然。
把牧童生活写得如此质朴、舒适,野趣无穷,反映了作者对朴素、闲适、自由的生活的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