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倾向该如何避免?平时多发现自己不完美之处,多记录、多分享;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咨询多请别人提意见。很快就会发现,有些毛病自己是避免不了的,既然如此也就接受了。从能够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起步,完美主义倾向也就避免了。

我们常说,完美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既然是一种“状态”,它就只能存在于我们意识到它之前的那“一时”,而当我们意识到它的时候,它便随之改变或消失了;既然它是“理想的”,就值得我们去追求:“理想”的本质是幻想,是“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动力”,“我们应该有理想、有抱负,并且让这种理想和抱负成为鼓舞我们刻苦工作、努力奋斗的动力”,否则“只有对未来的憧憬而没有实现这种愿望的努力,愿望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幻想就成了空想”。
今晨啰唆以上内容的目的,是想跟各位新手咨询师复习一下“状态”和“想象”这两个重要概念——以上引文全部来自教材。很多人分不开“状态”和“过程”,不知道“意识”和“注意”只是心理活动的一个特点,只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并不反映任何事物,也不反映事物的任何属性;而“知”、“情”、“意”才是心理过程;“想象”不是表象,属于思维而不是记忆,而“理想”作为一种“幻想”的形式,自然也是指向未来,是对未来的憧憬,而不是对过去的回忆,它和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一样,都属于有意想象。
按照这种分析方法,我们来看看需要“避免”的“完美主义倾向”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在我看来,“完美主义倾向”就是苛求完美。它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之极这三种不合理的要求。
“苛求”与“追求”之间不是量的差异而是质的不同。打个比方,一个苛求将自己化妆成饭冰冰的女性,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而那个只是追求饭冰冰之美者则不然,不能化成饭冰冰的样子,觉得将自己暂时先化妆成像梨冰冰那样漂亮也行。
“苛求”会导致强烈的内心冲突,从而影响社会功能;而“追求”则不,它能促进社会功能的实现,日臻完美。
新手咨询师的“苛求完美”主要表现之一:对自己的绝对化要求。说白了,就是在咨询的前、种、后,都被内心的“必须”、“一定”、“应该”苑囿,因达不到而沮丧。
之二:过分概括化,即一次失误或一点失误,就彻底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根本就不是做咨询师的料。
之三:有糟糕之极的想法,把自己一个微小的不足无限放大,从而就自我设限,裹足不前了。
之所以将这三点略讲,是因为我觉得大家都在学习合理情绪疗法(RET)时,对此已经非常熟悉,而且对它的识别也都接受过专业的训练。

那么,对于“苛求完美”或“完美主义倾向”该如何“避免”?我的做法很简单,那就是平时多发现自己不完美之处,多记录、多分享;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咨询多请别人提意见。很快就会发现,有些毛病自己是避免不了的,既然如此也就接受了。从能够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起步,完美主义倾向也就避免了。
发现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处越多,会越趋近完美,自然也就不用避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