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一个故事:
一个13岁的男孩有一个妹妹。
在8岁之前,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那是他度过的最好时光。
之后妹妹出生了,在此之前,他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愿意满足小男孩的每一个愿望,他的母亲无疑对他宠爱有加。
他的父亲是个善良、安静的人,儿子依赖他,他感到高兴。
儿子当然更亲近妈妈,因为爸爸是个军官,经常离开家里。
妈妈是个聪明善良的女人,她尽量满足那既依赖又任性的儿子的每一个心血来潮的要求。
不过,她对儿子时常表现出的任性、不礼貌举动或者威胁性的动作感到不安。
母子间出现一种紧张的状态。
这种紧张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男孩总是试图对母亲专横霸道,对她发号施令,捉弄她。
一句话,他随时随地故意淘气,令人厌烦,以引人注目。
小男孩不断制造麻烦,但他也不是特别的坏,所以,他母亲就让着他,帮他收拾衣服,辅导他做功课。
这男孩相信母亲会帮他解决遇到的任何困难。
直到8岁那年,他一直学业进展顺利,这时候,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和父母的关系变得令人难以忍受。
他完全自暴自弃,一副懒洋洋的样子,漫不经心、毫不在意。
一旦母亲不给他所要的东西,他就扯她的头发;
他总不给她一会儿的安静,不是捏她的耳朵,就是拉她的手。
随着小妹妹慢慢长大,小妹妹很快成为他捉弄的目标。
他还不至于伤害妹妹的身体,但对于妹妹的嫉妒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切的恶劣行为开始于他妹妹诞生的时候,因为从那时候起,妹妹成了家庭注意的焦点。
以上这段内容,来自一本书《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本书的作者是奥地利的阿德勒,故事发生的时间距今已经近八十年。
可是书中的事例,时至今日,看起来会不会很有认同感,尤其是现在二胎开放,有没有很多家庭碰到类似的情形?
为什么家里的大孩子在有了弟弟妹妹后,行为性格大变。
如果从因果关系上来说,因为有了弟弟妹妹,所以大孩子行为变化。
这显然是一个不够成熟的逻辑关系。
但事实就在于此,这是为什么?
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需要在心理上给自己确立一个目标。
孩子在2岁或3岁的时候,就为自己确立了一个追求的目标。
很显然,事例中,男孩最初确立的目标就是:控制母亲,独占妈妈的爱。
这个目标自确立之日起,就约束、控制着男孩的行为。
从事例中也可以看出来,男孩的行为,只是重心只有一个,就是:吸引妈妈的关注,成为家里的国王。
在男孩的头8年生涯里,他这个目标完成得很好,他就是家里的国王。
妈妈围绕着他转,事事以他为中心。
但在享受了8年绝对的权力以后,突然就被废黜了王位,妹妹的到来,让他不再是唯一,他肯定是要重新夺回王位的。
在男孩的心里,妹妹简直就是个十足的入侵者,于是也不可能对妹妹表现出友好姿态的。
如果知道男孩的这个心理,知道他内心的目标,我们是否能换一种眼光看待男孩的行为?
我们是否会好奇,每个人心里设立的目标,是否能改变,要怎么改变?
改变是可以的,需要男孩自己来调整内心的目标。
主动调整是很难的,人就是这样,包括我们成人,在看待很多事实的时候,总是跳不出固定的观念,哪怕这个观念是错的。
能帮助到男孩是身边的成人,尤其是妈妈的行为。
如何解决?
首先妈妈做错的方面有两个:
一是,太娇宠男孩了
就像案例中提到的,男孩虽然不断制造麻烦,但妈妈的做法只是,让着他,帮他收拾衣服,辅导他做功课。
以致男孩深信,妈妈会帮他解决遇到的任何困难,心里也更加坚信自己的国王地位。
浓浓的依赖,跃然纸上。
妈妈需要做的是,培养男孩的独立性,建立家庭规则,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
重点在于,执行规则时的温和坚定,要让男孩明白,妈妈还是爱你的,但该自己做的事情,还是得自己做。该遵守的规则也必须遵守。
二是,没有很好的培养男孩的社会情感
所谓的社会情感,也就是帮助男孩跟其他人建立联系,而不是只跟妈妈建立紧密的联系。
只跟妈妈建立紧密联系,在短时间内,妈妈会体会到深深的被需要感,这是种很幸福的感觉。
但千万别沉迷进去,孩子需要的是更广阔的世界。
也有特殊情况是,孩子一开始就由妈妈一个人带,环境因素,导致孩子只跟妈妈一个人最亲密。
尽管事实如此,依然需要给孩子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
指导孩子怎么与人建立关系,怎么交朋友,怎么处理朋友间的纠纷。
这对于孩子进入新环境,尤其是进入新学校,相当有益。
前面说,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男孩的目标是要控制妈妈,独占妈妈的爱。
当妈妈在帮助男孩跟其他人建立联系时,其实已经是在慢慢调整男孩头脑中的目标了。
给男孩增加更多目标选项,比如交新朋友,比如学习新技能......
ps:这是书中的小部分内容,后面继续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