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是《数学之美》一书的读后感。
--记我不靠谱的思维
《数学之美》其实更像是一本集合了人物传记、科技史、数学应用以及科普的综合性读物,它的启发性也大的惊人。于我,其中最能仔细分析的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是有关Amit Singhal博士解决工程的哲学,也就是“在工程上简单实用的方法最好”。经典的二八法则又一实例。
二八法则的描述大致是这样的:在原因和结果之间,多数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而少数则才是能对最终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这里的因果关系也能替换为效率与产出,社会资源的分配,等等。
所以,对于早就知悉相关概念的我们而言,这二八法则又能在何种程度上,如何的影响我们?
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你的劳动时间并不能等同你的价值”=“你的价值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高”。是否对于大部分事情的大部分努力其实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和浪费能量?
这是可怕的反思。从东瀛文化之风大吹,“断舍离”到“整理术”,以及烂大街的“Less is more”,都在从物质或者精神上洗刷着人们的想法。首先是,多而泛,不如,少而精。从物质生活的角度上来看,求多和化简都只是想法的转变,理论上来说,只存在接受与否的问题。买10件100块的衣服和只买一件1000块的衣服,只要愿意,并没有什么难度系数之说。但是从精神层面,更落实一点,从方法论角度而言,这里有两个角度可以探寻,一个是做事想方法时候的粗细,另一个是学习知识时候的深浅。可能有点僵化,但是下面我会尽量用二八法则来梳理整个思路。
从解决实际问题时候,敢于“粗”确是有操作难度的。首先是心理上,安全感问题是最需要被重视的。没有人想成为低效的、仿佛是蠢笨的“忙碌派”,但是这往往也是大多数人的工作状态。也许是企业压榨剩余价值的本质特征让身处其中的员工们不得不时刻忙碌而又放空着,又或者是难以注意到自己的低效状态,而单纯因为“做事”而欢欣鼓舞,或者是其他原因,这里的前提当然是在能够取得同样的结果下。在组织下的群体低效就不是我考虑的范围了,但是对我这种社会闲散人士,在已经有了如此意识的基础上,改变做事方法就很有必要了。除了开头引用的,“简单实用的方法最好”,其次还有“依靠数据说话”这两点。当然实际生活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并不像工程中的问题有一些既定的方向,数据上也做不到代表性和准确性,既然如此,在此基础上的纠结也就没有必要了。这反而是很早之前通过实践懂得的道理:所有历年的统计数据,如升学/就业率和某个人是否能考上大学/找到工作并无直接关联。
其次是学习的深浅。对知识这种特殊的所有物,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标价。或许是可以从“吃饭的家伙”和“装逼的家伙”的角度来分类,但是从学术界的跨学科,到普罗大众耳熟能详的“跨界”都能说明,知识技能的特殊性。但是对其的学习,比喻来说,是有咀嚼吞咽和消化三种不同程度。妙的是在这里,多而泛和少而精并不冲突。虽然遵循定律,大量花在学习知识技能的时间和精力,都仅仅是摸到皮毛,达到刚好够吹牛卖弄、在江湖上唬人的程度。我并不承认这没有用,因为也正巧大多数人是能被唬住的。但大略这是泛读和精读的区别,甚至读全本和读词条的区别。高手过招见总能见分晓。于我,一个不学无术的江湖混子,敢于舍弃繁杂的信息,学习学习的少而精,才是我未来一段时间最大的课题吧。
-----
下划线的理论上来说:考虑到当事人的性别、性格、职业、社会阶层以及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实际情况下,倘若学商科的只有一套西服一件衬衣,时尚界人士不跟随潮流不入新品,也是不现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