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5(644):又是一年重阳节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这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中描写九九重阳节的诗句。今天又到了重阳节,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好多有关重阳节的这些诗句。

“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9月9日,又称“老人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这样的节日里,倡导人们敬老、爱老、尊老,对教育下一代具有积极的意义。

就在昨天下午,我和大姐陪着老爹到杜园的国学讲堂,参加了由伊川县国学会举办的2020年重阳节孝亲敬老活动,在二十多个家庭参加的活动现场,多人分享了他们自己孝敬老人的真实感人事例,让我再一次见证到了“孝道”的真正魅力;活动中还安排有一项亲子活动,让大人孩子们一块儿动手制作一条扎染围巾,大家共同参与,对孩子们进行现场教育。



国学会主持人在活动现场多次提到,百善孝为先,告诉在座的人要孝敬老人,多走进老人的生活,传承良好的“孝道”家风;还利用一些朴实的谚语“家有一老胜似一宝”;“老人床头坐,家中少灾祸”……等等,让大家进一步明白“孝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增广贤文》中有“千万经典,孝义为先”;鲁迅也说过的话有: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意大利的亚米契斯也表达过这方面的意思:一个人如果是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鄙的人;看来无论是古今中外,人们都对孝道的推崇至极。
“孝道”在《尔雅》(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中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尊敬、关爱、赡养等等的义务,就是所谓的关爱父母,尊老敬老的一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一种传统美德。
在每年的九九重阳节,特别提出要传承孝道,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对促进家庭和睦,稳定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在人民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今时代,更要让人民引起重视孝道这种传统文化,对推动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让尊老、敬老、爱老这种传统美德扎根于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的一种良好的道德品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