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余老师的《中国石拱桥》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技能,就像余老师所说——一节有趣的课,大约6分钟。
第一个学习环节:6分钟听讲记录
这个学习环节只有两段话:一是做笔记:《中国石拱桥》由远写起,总分总结构,主次顺序,段落规范,极有层次地展开。
二是在要求的自然段上做批注:《中国石拱桥》可以学用的段落结构的方式:总分举例式(第1段),总分分点式(第5段),总分主次式(第9段),总分阶段式(三个时间段)。
第二个活动:6分钟字句学习
1.美词认读
2.美句读背
在这个环节,余老师说到,这段话层次非常美妙,这叫精致的表达,正面说明,侧面映衬。这也就是余老师经常说到的,我们语文要用专业术语。
6分钟精读训练
在这个环节,余老师以第5段为例,设置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设计的非常巧妙,紧跟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
6分钟语例观察(说明+X)
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怎样写好一段说明性的文字,可以说明+描写/观感/阐释/例证/评价等等。
6分钟仿写学用
运用“说明+x”的思维方式写话。取材范围:课文中的卢沟桥。
学生在回答后,余老师进行了专业点评,让孩子们学有所获!
最后,做总结:一节有趣的课,6分钟
接着我又听了讲座,虽然讲座只有45分钟,可我听了将近俩小时,因为我得做笔记啊,哈哈
讲座题目是《把握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
余老师先让我们明确什么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就是国家规定的关于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重要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于学科育人的要求,是教材编写、日常教学、学业质量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接着从新知识、新理念、新要求三个部分进行讲座。
本次课程标准添加的新知识:立德树人;课程性质;核心素养;课程总目标;学段要求;主题与载体;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
新理念:立足核心素养;实现语言运用;“任务”意识;“实践”活动;丰富的情境;学习方法训练;保持教学难度;面向学生未来。
新要求:设置学生的学习“任务”与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师目前提高教学能力的重点。
直到今天,才弄明白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运用。
本次讲座重点:扣住核心素养,利用语文资源,设计富有美感的任务,指导所有学生都参与课中实践活动;克制课堂教学中的一切零碎的提问。
听课学习,才算对的住假期啊!今天继续听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