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个人最大的魅力是钝感力。”
我们常常被教导,要做一个心思细腻而敏感的人。而钝感与敏感相对,在《钝感力》一书中将其解释为“迟钝的力量”,钝感力其实是我们最应该修习的技能。
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提出:所谓钝感力,是一种耐力,让我们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它也是一种智慧,让我们能更积极面对未来,拥抱人生的幸福与美好。
钝感力,就是心宽
我们所处的社会,是靠人与人的关系来维系的。无论你有多么聪明的头脑,有多么突出的成绩,如果不能好好处理人际关系,就很难拥有一段舒服而快乐的人生。
而在人际关系上,最重要的就是心宽。心宽,路才宽,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作家渡边淳一在札幌的医院任职时,遇到了一位手术时喜欢教训人的教授,担任助手的年轻医生都被训得沮丧不已、信心全无。
只有一位医生丝毫不当一回事,挨骂的时候就唯唯诺诺地“是呀是呀”,根本不听进耳朵。
许多年轻医生纷纷退出,只有他坚持跟着教授学习医术。
因此,这位医生开始以助手身份就近观看教授施行手术,之后学有所成,小有名气。
钝感力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凡事不计较、不在意,从而将精力和注意力专注在自己的事务上,让我们在自己的领域中获得成功。
在一次接受采访中,渡边淳一曾表示,早在20多岁的时候就意识到了钝感力的重要性。
“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场生存游戏,所以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而要保持或加强自己的生存能力,钝感力是必不可少的。
与其拥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遇事不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
人生下半场,拼的不只是天赋和能力,更是一个人的心态。心宽,钝感,让我们在芸芸众生中出人头地,笑到最后。
钝感力,让我们保持健康
很多人也许没有意识到,当我们的身体出现异常时,我们怀疑饮食、怀疑环境,但往往忽略了心态对健康的影响。
曾有这样的医学研究数据显示:对250名癌症患者的调查,结果其中有156人曾遭遇过某种重大不幸的事件。
生活的不幸给他们带来了长期的负面情绪,从而导致了癌症。
而心宽之人,即使遭遇了不幸的挫折,但也能调整心态快速走出来。
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被查出肝癌晚期,医生说最多活两个月。
文老听后沉默了,掐了掐自己的大腿,感觉很疼,心想:我的知觉还这么好,怎么可能最多两个月生命就结束了呢?
他突然放声狂笑,让医生给他开点药,随即办理了出院手续。
文老回到家,心想自己不过两个月光景,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
写文章,写诗,画画,做研究,日子一天天就过去了,就这么过了几十年。等他想起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发现,癌细胞已经不见了。
文老在100多岁的时候仍旧很健谈,很健康。
人家问他长寿的秘诀,他说自己每天都要吃两片“药”。早上一片叫“知足”晚上一片叫“感恩”,不要思虑太多。
心态决定命运,心态也决定健康。保持开朗、放松的心态,能够放松身心,舒缓压得我们喘不过气的精神压力。
钝感力,让我们笑对得失与挫折
曾国藩曾在家信中写道:“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若要做到心胸宽广,应从“平淡”二字下功夫。
所谓平,就是放平心态;所谓淡,就是看淡得失。
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和失去的过程,放平心态,才能拥有更多。若总是计较结果、患得患失,幸福也会悄悄地离你远去。
道光十二年,21岁的曾国藩再一次参加了秀才考试,在此之前,他已经连续参加了五次考试。这一次,他依然没有放弃,在考前下了苦功,认真准备。
在放榜当天,当时的湖南省学政发布公告,说他“文理太浅”,以佾生注册”,也就是说,曾国藩没有获得秀才的资格,但好歹进入了下一次的考试选拔名单。
55岁的曾国藩回顾他一生的时候,依然对这段经历记忆犹新。在信中,他虽称其为一段“耻辱”,但他即使在多次落榜的情况下可没有放弃希望,以平常心态去面对每一次的考试和结果。
这段经历塑造了曾国藩“平淡”的心态,让他在今后的官场沉浮中保持从容,获得成功。
拥有了健康的心态,以良好的心境面对一切,你会发现理想生活其实并非遥不可及。
宁静致远,浮躁伤身,凡事能拿的起放的下,看的透理的顺,这样的生活才能真正被称为健康生活。
心宽之人,纵是经历风霜刀剑也会安然无恙;敏感之人,遭遇一点风声也会千疮百孔。
愿我们每个人,面对不如意,面对打击,甚至面对一些恶意,都能迟钝一点,离幸福更近一些。
——《钝感力》阅读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