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特修斯之船和自我同一性

特修斯之船和自我同一性

作者: 傅天行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19:51 被阅读0次
    特修斯之船

    微群:新学启蒙群
    时间:2019.4.2

    天行:
    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表明,同一性问题也是一个困难重重的问题。例如,同一性究竟是指任一事物固有的内在性质,还是用来规范事物的一种观念?它是跨时间的单一性,还是差异中的等同性?它是静态的稳固性还是历史性运动的结果?即使是到了20世纪,关于这一论题的争辩仍然没有丝毫缓和的迹象。

    天行:
    同一性问题至今没有被解决,争议很多。特修斯之船的同一性问题也没有解决。

    对于自我同一性,这个问题更难了,涉及物理主义、心理主义还有先验主义的争议。

    天行:
    同一性和连续性相关,差异性和非连续性相关。

    天行:
    特修斯(Theseus)是传说中的雅典国王。成为国王前,他曾率勇士驾一只船前往克里特岛,杀死了怪物米诺陶,解救了作为贡品的一批童男童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该壮举一直维修保养着这条船。时光流逝,这条船逐渐破旧。于是人们依次更换船上的船板,时间一长,它的所有构件,甚至包括桅杆、船帆,到最后都被换掉了。这时问题出现了:全部构件都被更换之后,这条船还是原来那条船吗?霍布斯进一步引申:如把替换下来的构件按原来次序重新组装,形成一条“新”船,这条船甚至都有可能达不到下海航行的条件,这条船与原来那条船是不是同一条船?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有关事物拆装组合之后是否还是自己、是否保持自身同一的问题称为“特修斯之船”。

    天行:
    “特修斯之船”有很多变体,如“卡特勒爵士的袜子”:卡特勒爵士有一双自己非常喜欢的袜子,一旦有地方破了,就要仆人去织补。若干年后,原来袜子上的一根线都没有了,全部材料都换成了新的。这时他感到纳闷:这双袜子还是自己喜欢的那双吗?如果不是,它在什么时候变得不是了?可自己明明是穿着喜欢的那双,不然为什么还要让人去织补呢!赫拉克利特著名的辩证法断言--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也被归为同一类:河流的组成不断发生变化,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条河还是原来那条?人体由基本粒子构成,它不间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据说人体细胞每7年就会完成一次新陈代谢,今天组成你身体的要素与昨天的已大不相同,与几年前更可能完全不一样,但我们总认为你还是你,没有成为别人,否则怎么说是在谈论你而不是别人呢

    天行:
    休谟完全削去了笛卡儿和洛克的自我同一性观点的基础。一切观念都源于印象,依据这一信念,休谟论证说,我们自我意识时所意识到的,仅仅是飞逝的思想、感觉和知觉,我们并不具有一个关于自我或一个思考着的实体的印象。他作出结论说,自我的观念不过是一个虚构。此外,既然我们从未意识到任何持久的自我,我们就绝无正当理由声称,一年前或一分钟前的我们,与此刻的我们,是同一个人格。
    ——[美]罗伯特·所罗门.《哲学导论:综合原典阅读教程》[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天行:
    经验主义的休谟和经验主义的佛陀,都是同一个观点,否认自我同一性的存在。

    天行:
    但是,“我绝不能抓住我自己”,休谟的这一论点具有一种奇特却显然的自我矛盾。若不在某种意义上指向他自己,他甚至无法否认有一个自我。康德注意到了这一点。康德赞同休谟,认为自我意识中找不到持久的自我。持久的自我不是一个经验对象—在这一点上,休谟是对的,而笛卡儿和洛克都错了。用康德的话来说,持久的自我不是经验的。它是先验的。
    ——[美]罗伯特·所罗门.《哲学导论:综合原典阅读教程》[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天行:
    康德在这一点上是对的,休谟只是否认了经验自我的自身同一性(持存性),但是无法否认先验自我的自身同一性。同一性的关键在先验自我。

    天行:
    先验自我论证:认知的理性考察
    https://www.jianshu.com/p/54088056bc42

    天行:
    一位美女在跳舞,我们显而易见的认为是同一个美女在跳舞,而不可能认为是不同时刻的不同美女在跳舞,而乔达摩佛教极端的无常无我理论却荒谬的把不变的自我主体彻底否定,因为它是彻底的否定同一性和持存性的,一切身心现象都被认为是刹那刹那的生灭无常。杂阿含101经说:“一切有为行,悉皆生灭故[4]”。每个时刻,无论观察主体还是被观察客体都是前后相异并生灭相续,彻底否认同一性的自我主体的存在。正如杂阿含335经所言:“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5]。”,这和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的观点高度一致,休谟也认为“自我无非是一簇或一组不同的知觉,以不可思议的快速彼此接替,而且处于不绝的流变和运动中[6]”。经验自我是变动不居而没有前后同一性的,不同时刻的意识状态并不同一,不同时刻的物质状态也并不同一。

    隋明阳:
    一位美女在跳舞,本质是无数个美女跳舞的现象汇集

    天行:
    @隋明阳 从经验上来说,是这样的。

    天行:
    T1时刻,心识A1观察到了美女的脸部;T2时刻,心识A2观察到了美女的胸部;T3时刻,心识A3观察到了美女的腿部。每个时刻的心识是不同的,前一个心识迅速灭去而被新的心识所替代,观察主体(能观或能缘)是如此,被观察客体(所观或所缘)也是如此。它也可以被“经验实证”所验证,佛教毗婆舍那禅修的如实禅观所产生的经验实证似乎确实如此,就像缅甸马哈希尊者所说:“在每个观察的刹那,禅修者会知道所观的所缘和能观的心是不同的。[7]”

    天行:
    当我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的时候,我也在这方面曾经有过很深的禅修实证体验,在《一张简单图片演示的“甚深佛法”》这篇文章中我曾经详细的分析描写过,但是后来经过深入思考,我才认识到其实自己是被经验所蒙蔽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前后相继的每个观察主体都是前后相异而不断生灭的,那么我们最终认知到的众多局部微观表象构成的完整宏观表象,即一个完整的美女表象是如何产生的?显然必须要有一个常住不变的观察主体,将不同时刻获得的杂多表象整合到一起。而这个不变的观察主体,只能处于分立的时间序列之外,为什么会如此呢?这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理性分析。

    隋明阳:
    “我”是为了给认识一个主体而做的假设,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时间与空间连续性带来的错觉

    天行:
    严格的从经验观察的角度来说,你是无法判断出同一性的,这也是经验主义的休谟和佛陀共同否认同一性自我存在的根本原因。

    隋明阳:
    因为我在梦中曾经经历过无数现象碎片无序播放的场景,那种场景的确会让人失去对自我稳定性的坚信

    天行:
    「隋明阳:“我”是为了给认识一个主体而做的假设,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时间与空间连续性带来的错觉」
    ===========
    如此你就会需要回答我上面的那个问题:如果前后相继的每个观察主体都是前后相异而不断生灭的,那么我们最终认知到的众多局部微观表象构成的完整宏观表象,即一个完整的美女表象是如何产生的?

    隋明阳:
    按你说的是先验,按佛陀的理论是执着于人相。

    天行:
    一张简单图片演示的“甚深”佛法
    https://www.jianshu.com/p/aad3e1d766b5

    先验自我论证:认知的理性考察
    https://www.jianshu.com/p/54088056bc42

    天行:
    这两篇文章其实是前后关联的,代表了我不同时期的不同认识。正是因为对第一篇文章当中的问题的不断深入思考,最终使得我在几年之后,产生了上面的第二篇文章。这两篇文章,本质是完全对立的。前者否认同一性后,主张无我。后者承认并论证了同一性,主张有我。

    隋明阳:
    因为康德没有轮回观,无法对出生之前进行追问。所以只能把人出生后的认知属性打包归到先验里,而在佛陀那,除了第一意识阿摩罗识,没有什么认知属性不是衍生出来的。

    天行:


    五蕴生灭图

    这个图,就是佛法所说的五蕴生灭相续之流,也是休谟的原子式的知觉束,它是建立在经验主义的观察觉知基础上。

    天行:
    一个能缘的观察者加一个所缘的被观察者,用箭头连起来,构成一组。这一组是五蕴相续生灭的一个最基本单位,是一次纯单一的观察感知事件,在时间上也只维持一个刹那。它相当于电影或动画片的一帧。因为生命的不间断的观察感知行为,这个一帧一帧的电影被播放了,空间,时间,各种复杂的身心现象以及错觉产生了,我们沉迷于其中,而忘记了真实,下面,我就要将真实进行还原。这个真实,就是佛陀所宣说的关于缘起,无常,苦和无我的核心教义。

    天行:
    图中的每一组就相当于电影胶片的一个帧。因为有这独立的帧,这电影才能被真正播放而形成连续的影像。黑暗中舞动一个手电筒,我们看到的是一道道弧光,而不是一个个光点;在影视屏幕上,我们看到的是图像的连续运动,而不是一帧帧画面或一行行象素的扫描。在表面连续性的背后是非连续性的聚合,连续性是假象,非连续性是真实。因为心的粗糙,因为我们不关注生灭,导致被连续性的假象所蒙蔽,无法认识真正的不连续性,不能认识真正的无常。公元五世纪的上座部佛教杰出的觉音尊者在《清净道论》里面说:"因不观照生灭,为相续所覆蔽,故不现起无常相"。显然,觉音尊者这里所说的无常相,就是指被相续掩盖的非连续性和分立性,是真正的无常。

    隋明阳:
    时间上有非连续性,空间上有非结构性,整体就是意识的不稳定性

    隋明阳:
    所以把死亡称作无常也是有道理的,是把死亡看做意识不稳定性的突然展现,但其实这里已经从根本上消解了“稳定”的概念,所有的稳定,都是不稳定的集合。

    天行:
    同一性要成立的前提,就是主体必须在时空上连续性的持久存在。主体可以有属性的变化,但是绝不可以从时空上消失掉。否则就不是同一了。

    同一性并非绝对不变性,而是主体自身的连续持存,始终自身同一,这个自身,是哲学所说的“实体”或者“形式”,而并非动态变化的属性。

    天行:
    我们直觉上的同一,实际正是这种,尽管大部分人根本不去注意形式,属性,质料这些细微的区别。实际上,日常对同一的直观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它需要精准的物理解释和哲学解释。

    天行:
    连续性是同一性不可或缺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

    隋明阳:
    我认为不必,无论看什么电影,连续的,不连续的,我都可以是我

    天行:
    @隋明阳 我们大部分人心中都默认了自我在时空上连续性的持久存在,而不会认为自我在时空上不断的生生灭灭。

    隋明阳:
    那是多数人愚痴的执着,所以一旦无常到来,他们都会心生嗔恨

    天行:
    佛陀为什么会提出无我,就是他自认为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自我(五蕴)其实是每个刹那都分立性的生灭,而根本不能持久存在哪怕超过一个刹那。我最初也是被佛陀的这种观点所镇服了,而且实际禅修过程当中也验证了它。

    天行:
    我当时曾经慨叹:自我和这个世界,原来只存在一个刹那,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自我,不同的世界。

    我当时是自以为真正发现了自我和存在的重要真相,以为自己开悟了。

    Duo Pan:
    @天行 你不是鄙视佛教的吗?

    天行:
    @Duo Pan 我现在是鄙视佛教,但我曾经是佛教徒,那个时候我挺佩服佛陀的。后来我发现了佛法的严重漏洞,彻底舍弃了佛教。现在我走到反佛灭佛的道路上了。

    天行:
    按照佛教所说的生灭无常以及我们的日常经验,过去的现象已经消失,未来的现象还没有生起,而只有当下呈现出的现象。物理时空和经验现象的分立性特征并结合过去和当下不可能并存的明晰特性,将必然导致前一个时刻获得的认知信息根本无法传递到后一时刻,也将导致前一个现象不可能缘生出新的现象,因为无论前后时刻的信息承接传递还是前后时刻的现象缘生现象,必须要前后两个时刻的现象并存,但是这违背过去现在的现象不能并存的大前提。已经消失的现象不可能缘生出新的现象,假如过去的现象还依然存在而并没有真正消失,那么这将严重背离佛法所强调的生灭无常,也和我们的实际经验严重不符。我们只能回忆起过去发生的现象,但不可能直接看到过去消失的现象。

    天行:
    佛陀的生灭以及无我的理论,是解释不清楚我上面的问题的。

    隋明阳:
    大自在天最后的执着就是觉得有“我”,虽然这个“我”非常纯粹,超越因果

    張血曦:
    天行现在沾人气多了,也开始说自我了,不再老是波和粒了

    天行:
    @張血曦 波粒是最根本的,经验自我是粒性特征,先验自我是波性特征。

    天行:
    我之所以研究波粒二象问题,正是要搞清楚自我问题。

    天行:


    五蕴生灭图

    天行:
    这个图,就是分立的粒性特征。我最初以为我那个时候认识到了自我的真相。一般人是没有分立性自我的观念的。都会认为自我是持续性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个自我连续体,而不可能是分立的。

    Duo Pan:
    你上面的图 没把空间考虑进去

    天行:
    空间上也是一样的,实际时间上的灭去,就是空间上的灭去,时间和空间是一体的。

    隋明阳:
    对没有空间意识的可能这个图有误导,但知道空间也是如此的,这个指代物是什么就区别不大了

    天行:
    分立性自我,意思就是自我是不断在时空上分立性的生灭,从时空上彻底消失,又彻底重生。消失类似于彻底删除,重生类似又被重新粘贴了出来。

    張血曦:
    人才是最根本的,波和粒都是人观察出来的。先验自我即我说的“自我本能”--人先天具有知自己的能力!

    天行:
    @張血曦 不是你说的自我本能,自我本能还是一个很粗糙的心理学的概念。我说的先验自我是哲学概念,而且它必须要在物理时空之外的。

    天行:
    这问题如果不从波粒二象的角度去理解,是根本没任何可能理解的。

    天行:
    分立性,非连续性,离散性,差异性,这些正是粒性特征,他们都是相似的。

    天行:
    经典物理学有点混乱,它实际没有区分出尚未被测量的物自体(本体)以及观察测量到的现象的区别。物自体有它自己的先验时空特征。而观察测量到的现象,又有自己的经验时空的特征。这两种时空有一种对立的特性。物自体就是我说的波函数。

    隋明阳:
    物自体应该是没有属性的。

    天行:
    康德确实认为物自体没有属性的,它根本就不能被认识。而在量子力学里面,在没有被测量以前,也不能把属性赋予客体。属性是被测量才产生出来的。这里的属性,实际就是确定的物理量。

    天行:
    在没有观察的情况下,玻尔认为,客观现实性并不存在。依据哥本哈根解释,一个微观物理的物体没有本征性质。在电子进行观察或测量确定他的位置之前,电子根本不存在任何位置。在它被测量之前没有速度或其他物理属性。在测量前问电子的位置在哪和速度多大是没有意义的。量子力学不承认有独立于测量的物理现实存在。
    ——[英]曼吉特·库马尔.《量子理论: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世界本质的伟大论战》[M].重庆出版社.2012: 210

    一方面,只有测量才能使现象具有实在性。在经典物理学中.物理系统被看作具有确定属性的终极实在,测量只是对客体既有特征进行测定的操作行为,测量结果只“指涉一个单一的清晰的实在”。 在量子力学中,测量是使现象具有实在性的前提和基础。在被测量以前,微观系统是随机的,不确定的.所以不能被指定为具有某种属性。正是测量使微观系统呈现出一个确定的现象,成为名符其实的“实在”。
    ——郝安,李建珊. 玻尔的测量实在观[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03): 1-5.

    天行:
    我明确的把波函数设置为康德所说的物自体,这个也是重要的洞见,借此打通了哲学和物理学。这方面,我还打算写一篇详细的文章论证,为什么波函数是物自体。

    隋明阳:
    @天行 现在看来难度不小,等你的论证吧

    天行:
    我现在认识到了,物质实际存在三层特性。
    第一性质:尚未坍缩的波函数的数学特性,包括希尔伯特空间上的态矢量以及动量算符,能量算符等等。
    第二性质:已经坍缩的经典本征态的物理特性,表现为三维空间上的动量,能量,位置等等。
    第三性质:人感知到的冷热,软硬以及颜色等,这个是意识和物质综合产生出的特性,其中包含了主观的感受质(qualia)以及客观的物理基础。

    天行:
    康德所说的物自体,实际是第一层的性质,康德所说的现象,则是第二层的性质,而表象,则是第三层的性质。

    天行:
    康德自己对于物自体和现象的认识也有有点混乱。某些时候,他说这两者同一,某些时候又说不同一。

    天行:
    第一性是最根本的,第二性是第一性转化出来的,第三性则是意识和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而综合产生的。

    天行:
    在我的理论当中,数学实在是最根本的,物理实在是数学实在转化出来的。

    隋明阳:
    未塌缩状态如何自身塌缩?不还是要借由意识的参与?

    天行:
    需要意识的参与。但是坍缩后的经典本征态,严格来说是客观的物质特性,绝非主观的。意识只是在其中起了一个转换作用。

    天行:
    冷热,软硬以及颜色,这些则是有主观感受性,是一种“感受质”(qualia),我的理论,成功解释了意识的感受质难题。感受质,是坍缩的粒性意识和坍缩后的粒性物质(经典本征态)共同产生出来的。

    天行:
    感受质问题国内研究现状
    https://www.xzbu.com/8/view-4477773.htm

    天行:
    将意识还原为神经元的电化学反应,是无法解释感受质这个问题的。

    天行:
    一个物理学家对时间的看法很受他对相对论的了解的影响,因而很可能显得与常人有相当的差异,尽管物理学家自己对这事并不怎么在意。物理学家并不认为时间是由发生的事件构成的一个序列。相反,他们认为,过去和将来的一切都在那儿,时间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时刻都向过去和将来两个方向延伸,就像是空间在任何一个给定的位置延伸一样。事实上,这里把时间和空间相比较还算不得什么,因为时间和空间在相对论中已经变得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了,两者合成为物理学家们所谓的“时空连续体”了。
    ——[英]保罗·戴维斯.《上帝与新物理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天行:
    解释:
    我们经验感知到的事件序列和时间流逝必须要用心物的波粒二象以及新的二象性时空观才能合理解释。按照经典物理和相对论的时间观,并不存在一个先后发生的事件构成的序列,过去和未来的一切都已经“存在”于那里,而不是先后“发生”,所以爱因斯坦认为时间流逝只不过是幻觉,但是这种时间观实际是错误的,它混淆了主观的经验感知的物理时间和抽象的客观性数学时间的区别。经验感知的时间流逝实际上是四维物理时空之外的波性意识对同样处于四维物理时空之外的抽象波函数(先验本体)的不断获取信息,造成波函数所描述的不确定的量子叠加态坍缩为物理时空内不同的经典本征态序列,后一个生成的经典本征态不断的替换前面生成的经典本征态,产生一种“流动”,进而被波性意识坍缩后的粒性意识经验感知,所以才产生了时间的“流逝”感,也产生了经验感知到的物理时间,进而有了经验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个“发生”的本征态就是一个事件,也可以称为一个现象。现象不断的前后相继的“发生”,后一个替换了前一个,这产生了“流逝感”。现象A先出现,然后现象B替换了现象A,再然后现象C替换了现象B……这种现象的不断替换更新,产生了时间的流逝递进。这种时间流逝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并非完全客观的,是我们的意识错误假设了存在客观的物理时间流逝,只有建立起二象性的时空观,将时空分为两种,并正确认识到心物的波粒二象,才能真正解释时间的流逝问题。

    天行:
    在特修斯之船的问题上,尽管船的所有组成部分都被彻底替换了,但是由于这艘船一直保持时空连续性,所以我们会直觉的认为前后的船是同一的。

    天行:
    对特修斯之船的同一性问题,哲学家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否认同一性,有的承认同一性。

    天行:
    同一性问题涉及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本体论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是实体和属性的同一和差别,以及共相(一般)和殊相(个别)问题,而认识论问题,则是我们是如何认识到同一的,同一性又是怎么来的?

    天行:
    同一性问题又分物质同一性和自我同一性问题,后面比前者要更加困难。

    天行:
    我的观点:

    1. 同一性的本质是连续性。
    2. 同一性是先验认识,而不可能是经验认识,不可能从经验当中产生同一性认识。
    3. 同一性来自于对先验客体和先验主体的直观,因为作为先验客体的波函数,自身具有同一性和连续性,作为先验主体的波性意识,自身也具有同一性和连续性
    4. 物质的同一性问题,关键在于先验的波函数的自身同一和连续性。
    5. 自我的同一性问题,关键在于先验的波性意识的自身同一和连续性。

    天行:
    根据这个,将人体或者大脑完全进行的结构复制,而产生出一个新的人,两个人是根本不同一的。
    将一个人彻底杀死,然后用他全身的粒子组合成一个一模一样的活人,也同样是不同一的。而一个人即便全身细胞包括大脑在内全部替换,也可以是同一的,因为依然可以有同一的波性意识。

    天行:
    注意,大脑被替换,不等于波性意识肯定被替换或者肯定没被替换,我们难以从经验上判断。

    天行:
    波性意识是独一无二的,是唯一性的,永远不可能被复制的。

    隋明阳:
    重要的是你这个意识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假设,与其是波是粒影响不大

    天行:
    影响很大,因为只有波才有连续性,才能建立起自身同一性。

    隋明阳:
    你这个论证的本质还是在于论证经验是先验的

    天行:
    我的论证是从经验推导出先验。
    先论证经验上不可能有同一性,推导出必须有先验,这个是自下而上。
    然后再根据先验,进一步演绎出经验,这个是自上而下。

    天行:
    坍缩的粒性现象,都是非连续的,是分立性的。是前后差异的。没有同一性。

    天行:
    从现象的角度来说,如果只是用还原论的方式去观察每个时刻的现象,那么肯定是没有同一的,但是假如从整体的角度,将不同时空上的不同现象视为一个整体,只要这个现象具有时空相续性,就可以认为是同一的。

    天行:
    佛陀根本错误:经验主义和还原论
    https://www.jianshu.com/p/a55d272507e2

    天行:
    佛陀对于无我的认识其实是有错误的,佛陀只是用了经验主义和还原论的方法,将自我整体分解为经验性的五蕴,还原成微观上分立的生灭现象,通过禅修状态下的经验感知,发现五蕴都是刹那生灭的,这当然会得出“无我”的结论。因为现象都是生灭的,前后现象都是各自相异的,所以杂阿含313经说:“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这里的异阴就是前后相异的五蕴。由于自我的存在必须要建立在持存性和同一性基础上,五蕴的刹那生灭否定了持存性,五蕴的前后相异否定了同一性,所以佛陀认为不可能有同一自我的存在。

    天行:
    而佛陀的原始教义并不承认非五蕴的阿赖耶识以及如来藏等梵我化的本体,认为自我只不过是五蕴的因缘聚合。杂阿含1202经说:“如和合众材,世名之为车,诸阴(五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斯里兰卡的菩提比丘说:“根据巴利文经典,个人只不过是一个复杂的五蕴统一体,每一蕴均有无常、苦与无我三种基本特性”,缅甸马哈希尊者亦言:“禅修者了解自己只是由名色(五蕴)所构成,其中没有永恒的实体,只有身体的现象和能知的心这二者存在而已”。帕奥尊者则称:“众生的身心是由五蕴所构成的。由于无明、爱欲与邪见的缘故,他们将这些五蕴认定为我。”

    天行:
    而佛陀的原始教义并不承认非五蕴的阿赖耶识以及如来藏等梵我化的本体,认为自我只不过是五蕴的因缘聚合。杂阿含1202经说:“如和合众材,世名之为车,诸阴(五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斯里兰卡的菩提比丘说:“根据巴利文经典,个人只不过是一个复杂的五蕴统一体,每一蕴均有无常、苦与无我三种基本特性”,缅甸马哈希尊者亦言:“禅修者了解自己只是由名色(五蕴)所构成,其中没有永恒的实体,只有身体的现象和能知的心这二者存在而已”。帕奥尊者则称:“众生的身心是由五蕴所构成的。由于无明、爱欲与邪见的缘故,他们将这些五蕴认定为我。”

    天行:
    佛陀并没有从整体论的角度去理解自我,五蕴相续生灭的整体序列,不同时间段的不同身心现象,其实就是同一自我。自我是一种整体性现象,只能整体的去考察。在更深层面上,五蕴生灭的整体序列其实是本体性的自我在现象界的不同时刻的展开,它是潜在的本体自我的现象性的反应。就像量子力学里电子不同时刻的经典本征态(相当于确定的物理量)实际是同一电子的量子叠加态在不同时刻的展开,尽管每个时间点的不同本征态是各自不同的,而且也是分立性的相续生灭,然而它们却是同一量子叠加态的展开。被观察测量的单一经典本征态是现象,而抽象的量子叠加态则是本体,尽管量子叠加态无法被直接观察,但是却可以借助于对本征态的经验观察和逻辑推断,进而逻辑推导出量子叠加态的必然存在,这正是著名的电子双缝实验所显示的。我们不能因为电子每一时刻的物理量不同,就否认存在同一电子。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自我在童年,青年和老年的相貌不同或者构成身体的细胞不同以及思维意识的不同,而将整体性的同一自我进行否认,从现象观察的角度,自我是一种整体现象,将身心现象进行分解的还原论做法是无法认识事物的完整性质的,还原论有偏颇局限。

    天行:
    @隋明阳 按照我的理论,其实也可以论证出坍缩的粒性现象存在本质的同一性。

    波自否定(转化)为粒,这是保持自身同一的,粒自否定(转化)为波,也是保持自身同一的,然后再次自否定为粒,依然保持自身同一,不断循环。。。故而尽管不同的粒具有差异性,但是却存在一种本质的同一性。

    存在本质上是同一和差异的辩证统一,是不变和变化的辩证统一。

    天行:
    波函数(量子叠加态)本身就是同一和差异的矛盾体。整体上,它具有统一性(同一性),其中又包含了差异性的本征态的叠加。

    天行:
    同一性判断最关键的是主体的时空连续性,它也表现为主体自身的连续性。经验上的时空连续本质是先验的主体自同一。虽然严格来说经验的时空连续和主体连续都是虚假的,任何经验主体都是分立性的生灭跃迁,前后相异,而并无真正的连续性,但是这种经验上的虚假连续性却是先验的主体连续性的近似。故而建立在经验上的时空连续性的同一性判断,其实是正确的,是歪打正着。

    不断拆换最终全部换掉的特修斯之船,因为有时空连续性,所以我们就会认为他是同一条船。自身连续性的自身,要从时空整体角度去思考,必须结合时空连续性以及整体性。如果用还原论,将包含连续时空特征的整体还原分割成每个不同时空点上的主体,进而去判断主体自身是否同一,那就严重错误了。

    不同时间阶段的自我,不同时间阶段的特修斯之船,虽然组成结构未必相同,但它是整个连续性时间段的自我和船的一部分。故而也是同一自我,同一条船。

    可以把整个时间段的特修斯之船,等同于一个整体的量子叠加态,每个时间点的船,是不同的本征态,不同时间点的不同的船,则是整体的同一量子叠加态的船的不同坍缩。自我同样也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近似等价于一个整体的自我量子叠加态,不同阶段的自我,从幼儿到青年到晚年,都是同一先验自我(量子叠加态)在经验时空上的不同坍缩。

    这种建立在先验主体和时空连续性的自我同一性以及物质同一性才是解决同一性难题的关键,根据这个,我们可以判断出很多复杂的同一性问题。比如一种量子隐形传态的自我重构和传送方案,根据我说的同一性,是无法成立的。这种理论是将A时空点上的人,传送到B时空点上 ,但是它实际是在B时空点利用量子信息重构了一个主体,而必须要将A时空点上的人彻底摧毁掉,如此实际意味着杀死了这个人。

    形武:
    @天行 哲学大师,赞!

    形武:
    这水平可在任何一所大学任教博导了

    形武:
    哲学也许没有至高终极,但是你现在的论证和辩证水平已经独孤求败。至少在这个领域已经无人能及,否则清华哲学系博士毕业生的水平也不至于那么空那么白

    天行:
    北大清华博士在这些问题上都很难赢得了我,即便教授也很难,因为他们没有我想得深,想得广。

    天行:
    我已经PK过不少清华北大的,真是失望。我认为他们知识面狭窄,思考问题比较浮躁。

    形武:
    关键在原创。清华北大也不过是照本宣科。

    形武:
    清华北大的哲学生有几个是真正把哲学当成一生事业的?都在想下一步怎么升官发财去了吧

    天行:
    哲学的原意是爱智慧,这个热爱太关键了,只有热爱它,才能深入进去。

    形武:
    所以也不用埋怨清华北大。毕竟爱因斯坦和牛顿也不是可以成批复制的

    形武:
    你说过你从小就爱穷根究底,这就说明有些东西要靠天赋。

    ※意识波粒二象的完整论证
    ※天行新学的核心思想简述
    ※先验自我论证:对认知的理性考察
    ※新学开山之作:《万物一理》序言
    ※天行新学:引领人类的普世新思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特修斯之船和自我同一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sn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