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太平天国》电视剧和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随想

《太平天国》电视剧和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随想

作者: 擦浪飞行 | 来源:发表于2024-03-10 23:03 被阅读0次

今天中午午休时间看了好几集《太平天国》电视剧的视频解说,下午再次看了余华的出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

《太平天国》这部电视剧之前没看过,应该是我上高中2000-2003年这期间首播的,记得这个时间点是因为当时同桌看了这部剧,谈到太平天国打仗时用到了机枪,我当时挺纳闷那时还是中国封建社会就有机枪了,所以有印象。剧情给我的感受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个性都很鲜明,看得人情绪随着剧情跌宕起伏,欲罢不能。

从艺术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一部很好的影视作品,但是,作为一个有三十多人生经历的我来说,电视剧终归是艺术加工品,虽然我不可能知道真实的太平天国是啥样,却也知道它绝对不会像电视剧演的那样情节丰富饱满,人物个性鲜明。现实往往是煞风景的,没有那么多的奇迹和浪漫,人物性格也是多面的,并不棱角分明,能够做出什么事也是难以预测的。看加工过多,与真实偏离太多的影视剧,并不能帮助我们认识这个真实的社会。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一部写作不落俗套,故事情节怪诞的作品,据说是余华借鉴了国外某个作家的写作特点写的。故事里的司机和搬运苹果、拆卸抛锚车辆的农民、小孩、拖拉机司机的行为都很奇怪。初出远门的主人公用着在学校和熟悉的家人打交道的模式与那些陌生人交流完全不合拍,因为他们都不按主人公熟悉的套路出牌。这导致主人公不但身体被挨揍,随身物品也被抢劫一空,落得个浑身是伤躺在破车驾驶室里过夜的悲惨结局。

看完这短片小说,最初给人的感觉就是人物和情节荒诞。可是,回过味来,这像极了我们这些在象牙塔里待久了的大学生,初出社会遇到的困境。在学校里被教育的与人为善,遇见抢劫要敢于反抗的为人处世规则,入了社会后发现统统失灵,这就很容易让我们感觉适应不了社会的规则,也看不懂这个社会的真实规则。而且被那些读书不多,早早入社会的人看成是读书读迂腐了,情商低,幼稚。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学校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教了一堆不切实际的思想观。

相关文章

  • 在路上,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永怀乡愁(2015年)

    余华有一篇小说叫《十八岁出门远行》,说的是一个男孩在十八岁怀着无限憧憬与美好向往出门远行,一路上经历了冷漠与...

  • 《十八岁,出门远行》

    带着年少的轻狂,背着重重的行囊,十八岁我出门远行。目标茫然 ,由东到西 由南往北。我像一只孤独而骄傲的飞鸟//不知...

  • 月过日升起,雨落书合。

    《十八岁出门远行》作者余华,短篇小说,第一人称叙述,讲的是:十八岁,父亲让自己出门到外面去走走,自己一个人行走路上...

  • 三十六岁出门远行

    余华的一篇小说叫做《十八岁出门远行》,说他十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给他收拾了一个背囊,发给他,拍着他的脑袋,“...

  • 十八岁出门远行

    一列火车朝西开去 我的第一次独立出门远行 就荡漾在湖心 风光无限好 也藏不住一颗少年的心 向西 向西 青春的四年 ...

  • 十八岁出门远行

    漆黑的夜里,火车静静的停在站台。我躺在床上听着一旁大叔的鼾声在车外另一辆火车的轰轰声的包裹中响起又平息。我透过看...

  • 十八岁出门远行

    我们大多都是在十八岁踏入大学的校门,年龄可能相比之或早或晚,但也都相差无几。 第一次出门远行,第一次远离家乡,第一...

  • 十八岁出门远行

    很多年以前,读到当代作家余华的这篇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从此,我便开始了一个人的幻想时代。 我渴望着像小...

  • 十八岁出门远行

    1 就在昨天赵老四把儿子赵秋生叫道跟前,然后在他周围转了一圈,还顺手拍了拍秋生的背,捏了...

  • 十八岁出门远行

    我从小在上海长大,讲着一口脱都脱不去的上海话,听着从蝴蝶牌收音机里悠悠飘出来的沪剧和评弹,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平天国》电视剧和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tm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