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整理自陈忻老师的《整体养育》一书”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完美的父母。
这个执念给了他们很大压力,很多人常常因为自己没有达到心目中的完美而崩溃,觉得心灰意冷或者产生一种无力感。
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真实的父母。在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上,父母可以和孩子发自内心地沟通和交流,互相体贴,互相尊重,即时做错了也不怕,道歉就好了。有血有肉的父母才可爱,才能在亲子之间建立起真实的情感链接。
怎样才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建议一:同理心
多从孩子的视角思考问题;多体会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跟父母聊天的时候,父母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感受,少评判,少说教。
建议二:真正的接纳
要做到真正的接纳,关键是父母在一些事情上真的能放开,不纠结。只有我们真正从心底接纳了孩子,才能更加淡定,才不会给他们太多的压力。没有压力,孩子才能发展得更好。
建议三:与孩子真诚相处
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一定要真诚,发现自己有错时,也要真诚地道歉。
我想要创造的家庭氛围是:我和孩子的谈话通道永远是打开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建设良好的亲子关系。
所谓真实的父母,指的是: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要诚恳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伪装,而要做真实的父母,这样反而能够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不敢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的父母,会让孩子感到不安。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尊重自己的感受,尊重自己的真实情绪,在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需求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父母如果能够告诉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父母的心态会更加平和,情绪会更加稳定,处理起事情来也会更加合理。只有我们先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当我们告诉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时,也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机会去体谅别人的心情和感受,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感受。
很多父母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体谅父母或者祖父母。要知道,小婴儿完全依赖父母,他们认为父母是全知全能的。如果父母从来不告诉他们自己也是普通人,也会累、会生病、会害怕,那么他们长大后,就不容易去体谅父母。
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很难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建议父母可以经常和孩子聊聊天,在平时聊天或者孩子遇到困难时,可以把自己的遭遇当作故事讲一讲,并且说出自己当时的心情,无论是紧张的还是快乐的都可以。时间长了,慢慢就没那么难了。
父母一旦习惯了跟孩子坦露自己的心情,就可以拉近亲子之间的情感距离,也会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
很多孩子在回答谁是你的英雄时,他们会说是自己的妈妈或者爸爸,不是因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是超人,无所不能,而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跟自己密切相关,并且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做自己强大的后盾。
如果父母做错了,就要跟孩子道歉。父母越是诚恳,孩子越是容易体谅父母,信任父母。而且,如果孩子以后做错事了,也会更愿意道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