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书,名字叫《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是一本关于心理治疗的书籍。
作者洛莉·戈特利布,是一名心理治疗师,这本书详细讲述了她给三位受访人的治疗案例,以及她作为受访者,寻求心理治疗的经历。
我也是看这本书的时候,才知道到,原来心理治疗师,也需要寻找心理治疗。
虽然是一本心理治疗的书籍,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到不是那些,治疗的过程,而是作者一路都在寻找做自己热爱的事业的热情。
这是我一直期望做,而不敢的事情啊,而她直到临近40岁,都还在寻找热爱事情的路上。
从头说起吧,作者大学读的是语言专业,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了好莱坞工作,成为了一名助理,虽然电影行业听上去光鲜亮丽,然而作者说,她作为助理,却恰恰相反。
她做着什么样的工作呢?端茶递水,为老板安排理发和美甲,取回干洗衣物,复印和传递文件等等。同时她还干一件自己很喜欢的事情,就是给剧本写札记,以便老板第二天在开会的时候,能够发表评论。
虽然这件事,她基本是在下班和周末干的,不过她却非常喜欢,并且从中学到了如何刻画故事,也在这个工作的过程中,她爱上了那些内心复杂的有趣角色。
后来她去了另外一家公司做了剧情编辑,因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快她就得到了升职,然而这却给她带来了麻烦,她说,当还没升职的时候,管理层外面着社交的时候,她可以安心的在办公司做着创造性的工作,而升职之后,她却要穿梭于午餐与会议之间,笨手笨脚地尝试着去社交,尽管如此,工作进展却举步维艰。
她开始感觉到自己入错了行业,经过几个月的思考,她去了NBC(全美广播公司)开始从事连续剧开发的工作,因为她热爱写故事。而且她认为,与结构封闭、结尾精致完整的电影相比,写电视剧更有趣。
在这家公司工作的一周,她被分配到两部即将首播的电视剧剧组,一部是医疗剧《急诊室的故事》,一部是情景喜剧《老友记》。这两部剧后来在全球都非常受欢迎。
然而在参与《急诊室的故事》的过程中,为了剧情更加真实,她去了一家医院见习,她好奇于急诊室里的一切,感动于急诊室病人,在自己身体不舒服的同时,还回安慰她作为初来者的害怕与不习惯,她慢慢发现,她是喜欢故事,可是比起电视剧里面虚构的故事,她更喜欢真实世界里的故事。
带着她见习的医生,似乎看出来作者对医疗的兴趣,建议她去学医,真的,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她开始找适合医院院校,查找助学贷款相关事项,备考,那年她已经27岁。
我非常触动,27岁那年,我是否在发现自己的爱好之后,敢于重新出发?
这还不止哦,学医耗时之长,我想很多人都知道。这本书我还没看完,看到她写到了,当她33岁的时候,她还在医院院学习,她说,医院学还要两年才能念完,之后,还要驻院实习三年才能成为进修医生。
而当时让她难过的是,医学实践的方式正在改变,以前是医生与患者可以有更多的接触,而医疗逐渐变成了“管控型医疗”的机制,规定看诊时间为十五分钟,设定流水线般的治疗过程,这将让她只能在与患者任何接触的情况下,完成诊治,甚至是在不知道对方的名字的情况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洛莉·戈特利布可能又要寻找新的出路了,她的教授建议她,可以一般写作,以便按以前的方式给病人看诊,也就是说需要治疗少一些病人,以写养医。
因为喜欢写作,在学医的过程中,她喜欢把学习中的很多事情都写下来,并且给杂志投稿,而且在那些年,她已经出版了很多本书。
后来,她还是觉得不行,以写养医,不是应该以医养写吗。或许这就是后来,她从事了心理治疗的原因,心理治疗,可以让她与受访人进行长时间的接触,做更深的了解,是真实的人间故事。
虽然这本书我还没看完,在37岁的时候,她还没有从事心理治疗这项事业,可能是更后来的时候,在她写这本书的时候,我预计她是45岁或者46岁,因为当时她的儿子8岁,而她是37岁那年准备要生一个自己的宝宝的。
之所以被作者的经历所感触,是因为,我如今已经卖过31岁,却似乎还没有真切的感知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并不断去探索自己索爱。
她真切的知道自己喜欢写作,喜欢写故事,喜欢真实的故事。而从她做电影、电视剧、到学医、从事心理治疗,以及她长期坚持写生活中真实的故事,她似乎一直在慢慢将自己的爱好更细致、更真实化。
27岁,我可能不敢重新起航,而如今31岁,我更多的惆怅于,我真的要在一项似爱非爱的工作上,坚守下去吗?不知道有没有跟我有一样感受的同学,想找到新的自己又擅长又热爱的方向,却不知如何找到,坚持做现在的工作,难免会伤心与,我的一生没有更多别的可能性吗,或者,忧虑于,目前的工作,真的能支撑今后几十年的生存和生活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