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刷久了,有时候又腻得很,觉得刷来刷去就那点东西;有时候却又分外离不开,百无聊赖地一次次点着“更多”,点着首页的数字提示,让无穷尽的新信息填充自己的空虚的精神。
其实仔细想想,所谓的信息流,无非两种东西:
一个叫事实,一个叫观点。
事实,就是些知道或不知道的知识,比如某营销号发的“网友评出的最好喝饮料前十名”,又比如“上班族防治颈椎病指南”,又比如“朝鲜战争蛋炒饭秘史”,。
观点,就是些看过或没看过的评论,比如某大V发的长微博“如何评价《釜山行》”,又比如阿里几个工程师因为刷单抢月饼被辞退引发时间线上一众IT人的争论,又比如谁谁谁每日一拍:今天的晚餐,xxx家的虾子也就那样(附照片一张)。
事实和观点,无分优劣,各有好坏。
好的事实,比如感兴趣的饮料推介帖,通常也会点一下收藏,甚至在评论区@给某某人看,坏的事实呢,那就是完全不感兴趣的“口红色系一箩筐”,直接刷过了。
好的观点,比如细致又深刻的影评分析,让刚刚看完电影的我忍不住点开,细细品味,鸡冻点赞;垃圾的观点,那就是流水账一般浮于表面的废话,深恨自己浪费了几十kb的流量。
但微博刷久了,还是不免产生好恶——这也是这两种事物的性质决定的——事实让我记得细心筛选,观点则引发长期的审美疲劳。
这个道理,说穿了就是,再深刻的观点,对于我,也是屁话啊。
我也有脑子,也会思考,对于一种饮料、一部电影,一件热点,也有自己的想法、态度和基本评价,凭什么还要花大把时间拜读网上别人的观点呢?
当然,我有选择不读的权力,微博是阅读免费的,也并没有要准备推出个“有偿阅读”的功能,我也可以取关所有整天无所事事在微博上瞎BB的人。就好像我的朋友圈,也屏蔽了至少一半人,其中50%是因为刷广告,还有一半则特爱发一些既不有趣又分外陈腐没新意的“观点”。
但是,以“瞎BB”起家的微博大V却依然会有大量的受众,数不清的粉丝。你看看微博的陆琪,你再看看现在微信上的咪蒙。陆琪的理论翻来覆去地讲,咪蒙比他强一点,知道包上几个牵强的故事。甚至包括我关注了很久的小道消息,槽边往事,每天发个波澜不惊不痛不痒的时事观点,久了也看得我分外反胃,但并不影响每天阅读量破w。
于是我得出了以下两个道理:
1.大部分人类还是品味偏低,分辨力不足,尤其是独立思考能力极其薄弱。他们享受完十数年教育,却依然如同一头头巨婴:看完一部电影,需要别人给个评价;喝完几种饮料,需要别人列个推荐清单;听到一个热点,需要马上聆听某某人的高见。如果所听到的观点,刚好和自己的相契合,那么不免喜爱有加,激动万分,high至高潮,马上给作者点赞、关注、打赏一百万(但是穷,就算了)。
3.单单一个观点,既不重要也不值钱。重要且值钱的,是日复一日积累起来的人气、影响力。无名小卒,日更千字,无人问津;万粉大V,每天几条废话,也有千百人转发。名人不是因为观点而出名,而是出了名,才有那么些观点。就像朋友圈里的“马云语录”,你觉得是马云说了那些话而被人记住他是马云,还是因为他是马云才被人记住他说了那些话?
没人会听一条狗的乱吠,除非它是条名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