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282789/e589bcb0884f2a7b.jpg)
一部小短片《深坑》非常耐人寻味。
短短四分钟,看完后大有感触。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人,他很勤劳,不怕苦不怕累,这种精神非常令人感动。
他前面有一个深坑,过不去,所以他选择用装满小石块的小推车来填平这个深坑。
可是祸不单行,他被绊倒了,小推车也掉进了深坑里。
这可打不败主人公,他徒手徒脚继续着自己的填坑计划。
这时候来了一个人A,他直接推了一个大石球过来,刚好卡住了深坑,就这样顺顺利利走了过去。
主人公看到大为惊喜,可是A直接用炸弹把大石球给炸了,又回归到原点。
主人公突发奇想,也推了一个大石球过来,这时候又来了个长腿B,直接跨过了深坑。
主人公发狂了,甩掉大球石,也准备直接跳过去。
无奈能力有限,掉进深坑里,就这样……ko。
突然地动山摇又出现了一个巨人。他背了一筐的石头,一下子就把深坑给填平了。
巨人走后,狠狠地跺了一脚,深坑又出现了,而这时,在深坑的这边,一个普通人出现了。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深坑”,我们会怎么去处置呢?
视频中,出现了四类人,只顾自己的人,天才般大长腿的人,有资源优势的人和普通人。
很多人,其实都是普通人。没有先天优势,没有背景,没有资源。
普通人因为思维的受限,所以一般会选择最笨的方法。
一直勤勤恳恳,吃苦耐劳,也是能度过难关。
但是不懂得变通,没有学习能力你只能是个普通人。
找到好的方法,解决问题能事半功倍。
盲目跟风,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反而是最大的致命伤。风口来的时候,猪都能飞,但是风口过去,摔死的还是猪。
对待生活,我们不得不工作,对待自己,却总是想着安逸。
能少一事就少一事,能偷懒就偷懒,浑浑噩噩,还怨天尤人。
鲁迅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我觉得他的见解非常有深远。
医术只能拯救人的身体,而文学可以拯救人的思想。
人的差距最大的就是思想上的差距。
富人一贫如洗后能东山再起,穷人依旧一贫如洗。
这是为什么?那是因为思想的力量。
既然改变不了自己的先天条件,那只能通过后期自身的努力去实现蜕变。
那该怎么改变呢?
有人会问:我也想要改变,但是我还是很迷茫啊!
下面是我的几点建议:
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靠近正能量的人,多接触他们,你会慢慢开拓视野。
2.不要再抱怨了,充分利用时间来学习。
3.你要时刻给自己灌输,我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人,不断地克服懒惰和拖延。
4.停止那些无意义的活动吧,遇到难题时,要懂得去其它地方找答案。
5.方法永远大于看起来很努力的瞎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