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苗岭笙声艺术团|廊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中心演出圆满成功

苗岭笙声艺术团|廊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中心演出圆满成功

作者: 是秀姑娘呀 | 来源:发表于2022-07-25 07:14 被阅读0次

三伏酷暑,用热情奔赴热爱。7月23日是周六,也是二十四节气“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也在这一天,我们团队再次被邀请前往廊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中心演出,此行不负众望,演出圆满成功。

丝路悠悠,长城漫漫,文化交融,多姿绚烂!廊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中心洋溢着浓厚的东方神韵,在非遗主题市集里,我们团队有幸能在廊坊这样的文化新地标展示我们的苗族文化,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苗族的原生态歌曲、苗绣、蜡染、工艺品等等,觉得作为一名苗族人感到非常的自豪。

一、演出

这一天,我们有四场演出,演唱的曲目有我们苗族经典的歌曲《苗岭飞歌》、《情歌》等。最让我难忘的是,最后一场演出时,游客与我们一起在演出厅跳起了苗族芦笙舞,场面热闹非凡,欢快、喜悦。

二、绣娘

这次我们到廊坊,不仅演出,还担任着绣娘的角色,说到绣娘,那肯定想到了我们的苗族刺绣。

苗族刺绣是苗族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苗绣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被《辞海》列为中国五大名绣之一;苗族刺绣是苗族妇女们世世代代不断创作积累的审美艺术作品,遵循苗族神圣经典《苗族古歌》的生命美学观念,将自然和人作为审美对象,在刺绣中,发挥神话思维的艺术想象力,用夸张、变形、抽象等手法创作出无数神奇多彩的刺绣纹样。

作为绣娘的我们,每人拿着手里的绣布,认真的绣起来,有的绣娘绣“平针”、有的绣娘绣“套针”、有的绣娘绣“铺针”,有游客过来观看时,也会为游客讲解苗绣图案的寓意。

三、一边刺绣,一边唱苗歌

一边刺绣,一边唱苗歌的画面,让我感觉就像回到了贵州一样,和苗寨里的姐妹们一起刺绣,一起唱歌。两位绣娘一边拿着绣布在刺绣,一边唱着苗族歌曲《春之歌》,歌声婉转动听,充满民族特色,一绣一唱中展示出苗族姐妹的巧思,此举也吸引了很多的游客。

四、非遗产品融入现代生活里

为让苗绣丰富的色彩和纹样融入并结合现代生活审美,把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生活,比如,让苗绣与家庭装饰画、墙布、屏风、钱包等家居产品,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与拓展苗绣的生命力。

五、苗族文化与红楼梦元素碰撞出的火花

当进入廊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中心大门之后,第一映入眼帘的便是《红楼梦》的元素,大厅柱子上全是《红楼梦》里人物的画像,便让我想起《红楼梦》最经典最热闹场面来。有第十八回贾元春归省庆元宵、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第五十三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这几场欢聚盛宴聚集了《红楼梦》中大部分的主要人物,并体现了贾府的日常生活场景。

而我们苗家也有经典热闹场面,过苗年时的长桌宴、芦笙场上跳芦笙、酒桌上的高山流水等等,这些场面也体现苗族人的日常生活场景。

六、美

“美”,这是一位书法老师在现场,看完我们演出之后,给予我们团队的雅评,“美”字上方的红色字体,便是“养心”,我的理解是,养心?何为养心?那就是持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来滋润自己的心,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的同时,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就是“美”。

加上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里的牌匾,刻着醒目的儒家思想,“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是出自于《论语》里的学而篇,非常的触动人心,经典书籍中传承的精神,人们世代护书、保护文化、传书、卫道、传承,薪火相传,让精神里的血脉延绵至今。

传承与大暑,总有一个值得大汗淋漓。作为苗族的一份子,无论在何方,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的民族文化,尽自己的力量,为民族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传统文化灿若星辰,民间艺术斑斓多姿。在廊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中心震撼之余,也让我们与游客对廊坊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生活滚烫,日子也在闪光。苗岭笙声艺术团,廊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中心演出圆满成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苗岭笙声艺术团|廊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中心演出圆满成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zn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