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一个“脱胎换骨”——改旧貌换新颜,是个漫长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看字展图”。
看字展图是活的、运动的,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这里做一个试验。至于成功于否,我说了不算,即便获得喝采得到几个小赏银,也不敢得意而忘形,但唾面亦接受,已做好了唾面自干的心理准备,还要向自己的手心唾些口水,再来一次干劲。我晓得,真诚可能得到虚伪的回报,但虚伪不可能获取真诚的报答,除非对方是个大傻瓜。
看字展图跟“图穷匕首见”不同,那是燕国的荆轲假借让秦王看图欲刺杀人家。这里的看字展图是假如看见了文字,看客面前要出现一幅画的,这图画是要暖心的,要人们消受的,不用工笔技法,用小写意,水流到哪儿是哪儿,能流到看客心里是最大的心愿,如果心里早已埋下了一颗种子,温度有了,又有水带来了湿度,不是又出现一幅更美的图画吗。
然人心之不同,环境之不同,观念亦是不同的,唯一相同的是我们都是人。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说“让饭吃”,那还是在旧社会,艺人的高尚品德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如今21世纪了,物质丰富得不得了,似乎无须再“让饭吃”了,但竞争的
却越发厉害,我也不晓得到底争些什么。杨绛先生说:与谁我也不争,我不屑去争。杨先生是活在我们心里的人物。我已是50好几的人了,失去了年轻时的勇猛,在这人生的道路上愈走愈走向平和,冬来了,观雪,春来了,赏花。读点自己喜欢看的书,有事没事了写些自己喜欢写的文章,一日三餐越简单越好,虽然还是出入酒店,但与过去相比明显得少多了,我打心里也不喜欢往那地方去了,嫌造作,也虚伪,还鼓噪,烦心闹心,坐的也不踏实。花红热闹是年轻人的事,人到了一定的年岁还是趋于平静为妙,但美好的幻想还是有的,特别是在作文方面,今天想个这花哨点,明日又想个那花样,其目的只有一个:哄自个开心。让看客快乐,既愉悦了自己也愉悦了别人——这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劳动。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一次与女儿宗璞(作家)在谈到一位作家的文章时,开心地说:这篇文章话里有画!看来哲学家也喜欢话里有画的文章。卑俗者爱“话里有话”,我们学不来,那就只好一直往“话里有画”方面努力呀!
这个看字展图,是我的一厢情愿,一时不能实现就只能来他个“只争朝夕”了!这有点男女情爱的意味,无论一个人多么爱对方,人家对你没有意思也白搭,因此一位名人说,“单相思最安全最美好”,达到妙不可言的地步,就作文,必生凄美之花。扯远了,打住。
看字展图好像又不是这么回事,但需有刻骨铭心的人事。有作家说,“深入生活,热爱生活”,不热爱怎么能深入?这是人人都明白
的,怎么“深入”,怎样“热爱”的今天,见到更多的是人的冷漠面孔。搞写作的人倘若如此,那就坏了,所以我一直警告自己:吾悲苦,他人更悲苦。平常的日子里,只担心自己没有鞋穿,哪里想着还有失去脚的人呢?!
是为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