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入门
本书解答三个问题,what、how、why。即(1)什么是战略和战略研究(2)怎样进行战略研究(3)为什么要研究战略。
全书共十二章,从结构上分为四部分。(1)第一和第二章分别说明战略的定义和现代战略研究的内容。(2)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以研究方法为主题。(3)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章分别讨论战略研究的实际问题。(4)第十一章阐述战略研究的四个境界。第十二章说明研究战略的理由。这两章也是全书的总结。
第一章
战略的历史缘起
最原始的战略观念是斗智。
到东罗马(拜占庭)时代,莫里斯(Maurice)皇帝著书Strategikon意为将军之学,以教育将领。成书大致于580年,算是西方的第一部战略学著作。
进入中世纪后,所有发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名词和观念已为人所遗忘。
18世纪法国人梅齐乐(Paul Gideon Joly de Maizeroy)在其所著的出版于1777年的《战争理论》(theorie de laguere)一书中首次使用战略strategie一词,界定为“作战指挥”(the conduct of operations)。
拿破仑战争在历史上是跨时代的大事,对于战略思想而言,可以算是古今之间的分水岭,自从若米尼(Antoine Henri Jomini)和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两位大师的著作问世之后,战略才开始发展成为一门学问。
从19世纪初叶到20世纪中期,传统意识的战略思想可以说已有充分发展,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古代并无战略与战术的区别,战术(tactics)名称含义即包含一切有关战争的知识。在罗马时代,译成拉丁文就变成“ars bellica”,再译成英文就是“art of war”,也就是“战争艺术”。这个名词出现不仅早于战略,而且也把战略的观念包括在内。16世纪的马基雅弗利(Nicolo Machiavelli),17世纪的蒙泰库科利(Raimondo Montecuccoli)的都曾以“战争艺术”作为其书名,甚至于19世纪初叶的若米尼也是。
在中国,西晋人司马彪,曾以战略作为其书名,可能是战略一次在我国文献的最早出现。但该书已不存在,在散见于其他书的轶文上看其内容似乎与现在认识的战略思想无多大关系。所以就名词或观念而言,我们现在所用的战略并非司马彪和其著作为源头,而是来自西方,其原文即为“strategy”,战略只是个译名而已。
中国虽然没有作为军事术语的战略一词,但是我国古代早有战略观念的存在,不仅《孙子》应该算是全世界最古老最伟大的战略著作,而且古人所用的若干名词都有,例如兵、谋、计等,也都具有战略的含义。战略观念并非西方独占,而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
最初把“strategy”译为“战略”的可能是日本人,我国引进是在清朝末年。保定军官学院编译《大战学理》一书,即是从日本译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On War)转译。
战略是军事术语也是通用名称。谋略和策略两词容易与其混淆,此处有辩正必要。
谋略,希腊文中有“strategama”,英文为“strategems”。其意义并非战略(将道),而是战争中所用的诡计(ruses de guerre),也就是孙子所说的“诡道”,那只是战略的应用,而非战略的本体。简而言之,在战争中可以采取各种手段来造势或欺敌,那都可以总称为谋略。
工商界常把“strategy”译为“策略”,是扩大其解释,用于非军事领域。一名两译,徒增烦恼,缺乏对原义的理解。
战略的定义
古人治学和著书不像现代严谨,许多观念模糊。
科学方法是在18世纪后期才开始出现的。
18世纪后期的梅齐乐,战略即为作战指导。
19世纪初期,若米尼在《战争艺术》:战略即地图上进行战争的艺术,并且包括整个战区在内。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第二篇“论战争理论”的第一章“战争的艺术分类”中指出:战争指导包括战斗的计划和指导……于是就产生两种不同的活动:一种是个别战斗本身的计划和执行;另一种是协调个别战斗之间的关系,以求达到战争的目的。前者称为战术,后者成为战略。
Die Taktik ist
die Lehre von Gebrauche der Streitk? teim Gefecht, die Strategie die Lehre von
Gebrauche der Gefechte zum Zwecke des Krieges. (德语原文)
克劳塞维茨的定义译为:战术为在战斗中使用军事力量的理论。战略为使用战斗以达战争目的的理论。
接着在《战争论》第三篇“战略通论”的第一章“战略”中,克劳塞维茨对其战略观念又做了较深入的解释:战略为战争目的而使用会战(战斗)。所以战略家必须替战争的整个行动拟定目标,而那又是以战争目的为根据……战略理论处理计划事宜,又或企图解释战争的组成部分以及其间的相互关系。
李德·哈特可以算是最后一位“古典战略家”(classical strategist),其定义:战略为分配和使用军事工具已达到政策目的的艺术。(The art of distributing and applying military means to fulfill the ends
of policy.)
从梅齐乐到李德·哈特,相隔约两百年,虽然战略一词已有很多定义,但概括言之,可以归纳为下述三点:1、战略的适用范围为战争。2、战略所用者为军事工具(手段)。3、战略所追求者为胜利。
大战略、国家战略、总体战略
克劳塞维茨在1830年曾经这样说:“有人说政治不应干涉战争指导,而那也是如此常见的说法,但这种人根本不知大战略为何物。”
李德·哈特所谓的战略即为军事战略,而大战略则为较高级的战略(higher strategy)。
大战略的任务为协调和指导所有一切国际资源(或若干国家的资源)已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而这个目的则由基本政策来决定。
战争中的目的即为获致较好的和平(a better peace)
胜利的真意暗示和平的状况和本国人民的状况,在战后要比战前好。必须调节目的以适应手段(The end must be adjusted to the means)。
战略的眼界是以战争为限,大战略的视线必须超越战争而看到战后的和平。
富勒将军(J.F.C.Fuller)分析道:大战略家的第一职责即为评估其国家的经济和财政地位,并发现其优劣之所在。第二,他必须了解其国民的精神特性,其历史、其社会、以及其政府制度。凡此一切的数量和素质都构成军事组织的基础。事实上,大战略家必须是饱学的史学家、远见的哲学家、敏锐的战略家。从大战略的观点来看,素质与数量,人力与财力,都同样重要。
富勒《战争指导》(The Conduct of War)序言首句发人深省:战争指导,像医道一样,是一种艺术。因为医师的目的是预防(prevent)、治疗(care)或缓和(alleviate)人体的疾病,而政治家和军人的目的亦为预防、治疗或缓和危害国际体(international
body)的战争。
富勒所谓的“战略指导”实际上就是大战略,其范围不仅限于战争,而且延伸于平时。
魏德迈(Albert Coady Wedemeyer)表述:大战略是使用一切国家资源,以达到国家政策所界定目标的艺术和科学。
国家战略——美国另创名词,实际与大战略几乎无差异,名异实同
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JCS)1953年再版的《美国联合军事术语辞典》(Dictionary of U.S. Military Terms for Joint Usage):在平时和战时,发展和使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心理权力,连同其武装部队,以确实达到国家目标的艺术和科学。
美国国防部1979年出版的《军事及有关名词词典》(Dictionary of Military and
Associated Terms):在平时和战时,发展和应用政治、经济、心理等权力以达到国家目标的艺术和科学。
柯林士(Collins),战略名词表中国家战略定义:在一切环境之下使用国家权力以达国家目的的艺术和科学。
美国名词与以李德·哈特为代表的英国惯用名词差异
1、美国名词定义明确指出包括平时和战时;李德·哈特仅限于战争。
2、美国的定义都确认战略是艺术和科学;英国仅认为是艺术。
3、美国定义包含“发展”;“分配”仍然是李德·哈特独有的观念。
总体战略是法国已故战略大师博弗尔(Andre Beaufre)将军首创名词,在《战争绪论》(An Introduction
to Strategy)指出:总体战略位于金字塔的顶上,而且也在政府直接控制之下,其任务为决定应如何知道总体战争。
博弗尔在战略思想方面一共写了三本书。第一本《战争绪论》。第二本《吓阻与战略》(Deterrence and Strategy),以分析吓阻于战略之间关系为主旨。第三本《行动战略》(Strategy of Action),讨论在核阴影下的行动方针,并构成其思想的总结。
博弗尔建议将战略修改为:使用力量以求对政策所指定目标之达到能作最有效贡献的艺术。(The art of apply force so that it makes the most effective contribution
towards achieving the ends set by political policy.)
此外博弗尔提出第二种定义,他认为战争艺术是一种“抽象的互动”(abstract interplay)。基于此,定义为:两个对立意志使用力量以解决其间争执的辩论艺术。(The art of the dialectic of two opposing wills using force to resolve
their dispute.)
博弗尔与、美国国家战略和以李德·哈特为代表的英国惯用名词差异
1、没有“发展”和“分配”观念。
2、和李德·哈特一样认为战略是艺术而非科学。
博弗尔的战略体系——金字塔型:总体战略-每个领域的全面战略-同一领域不同活动的作战战略
总结
战略(1、战略的适用范围为战争。2、战略所用者为军事工具(手段)。3、战略所追求者为胜利。)
大战略(1、在战争中除军事手段之外还可以使用非军事手段。2、视线应该超越战争而看到战后的和平。3、大战略还是限于战时。)
国家战略(1、范围:平时、战时。2、运作:发展、运用。3、工具:政治、经济、心理、军事权力。4、性质:艺术、科学。5、唯一美中不足是未把“分配”列入运作)
金字塔模式(总体战略-分类战略-运作战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