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
读完这本书,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犯错”了!

读完这本书,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犯错”了!

作者: 心灵把手 | 来源:发表于2017-08-21 16:27 被阅读45次

    女朋友,一种神奇的生物,她们的神奇之处,就是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她会突然不高兴。这时,如果你直接向她道歉说“我错了”,恐怕她给你的回答多半是:“错哪了?”可是,你真的不知道错哪了,只能回答:“哪都错了。”

    如果是这样,你就准备好接受狂风暴雨的洗礼吧。你的女朋友会直接告诉你,说你根本不爱他,你感到很委屈,怎么可以否认你真挚的爱呢?

    你女朋友的回答会非常富有逻辑性,她会说:“如果你爱我,怎么会不知道你自己哪里错了?”你会辩解说,“正是因为我爱你,我才想让你告诉我,我错在了哪里,及时改正。”这时,你的女朋友会给你当头一棒,“如果你爱我,你怎么会犯错?”

    相信很多人都中过这样的圈套,其实,你的女朋友运用的只是心理学上面的“闭路循环”,即关于错误和缺点的信息被人为曲解或忽视。女朋友们运用这个方法,拒绝承认自己只是心情不好无理取闹,还让你感到困惑和不解。

    想要破解么,我们来看看《黑匣子思维——如何更理性地犯错》这本书吧。

    这本书在开始,就提出了“闭路循环”这个让人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无法改正错误,这一阻碍进步的有趣心理。作者举了两个栗子。

    公元2世纪,以盖伦为代表的医学先驱鼓吹放血疗法能够医治大多数疾病,并把水银当做长生不老药。以我们现在所掌握的常识,我们轻而易举地判断这两种理论的荒谬,但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医生都相信盖伦的理论,并且也都是这样做的。

    那你不禁会问了,用放血疗法一旦将病人医治死,要怎么交代呢?医生们的做法十分巧妙:如果患者康复了,他们会说:“瞧,放血疗法救了他的命。”如果患者死了,他们则会叹息:“他病得太重了,就连神奇的放血疗法也救不了他。”

    这是一种无懈可击的典型“两头堵”诡辩法,也就是典型的“闭路循环”。即关于错误和缺点的信息被人为曲解或忽视,他们不承认失败,也就导致了失败后无法根本进步。

    除了攸关生死的医疗行业,作者还提到了攸关自由的司法体系。类似这样故步自封的例子,依然存在。

    1992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小镇沃克岗的一名11岁女孩在邻居家被奸杀。经过长时间的侦查,警方一无所获,面对社会上焦躁不安的情绪和不断增大的舆论压力,警方加快了侦破进度,他们找到当地一名19岁的曾患有精神疾病的嫌疑人,检方起诉了他,并很快逼他写下了认罪书,之后就将他投入监狱。

    13年以后,DNA技术鉴定发现,受害者的乳房、胸罩和头发上残留的唾液并不属于这个嫌疑人,。即使DNA鉴定结果有力证明了嫌疑人的清白,曾逮捕、起诉嫌疑人的警方和检方却拒绝接受自己的错误。而为了掩盖一切办案过程中出现的疏漏,检察官们编造了一个又一个故事来否认一切可以证明嫌疑人清白的证据。

    公元2世纪的医生,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坚持自以为是的放血疗法,对一些临床上的死亡视而不见;在冤假错案中,检察官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对于一切证明被告人无辜的证据视而不见;你的女朋友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理取闹,对你试图修正做法的一切尝试视而不见。

    他们永远会找到一大堆的理由,为了证明而证明,不断修正错误的认知,无穷无尽,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心理学上的“认知失调”。他们为了避免让自己承认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聪明,而避免承认错误,继而就会对一切质疑自己判断的证据进行认知上的修正,哪怕这些修正错的更加离谱,他们依旧深信不疑。

    在认知失调的基础上,如果再出现无意识的自我欺骗以及时不时出现的不可靠的模糊的记忆,他会让自己相信失败根本不存在,这也就毁掉了一切学习的可能,失去了一切改进的机会。

    那么,“闭路循环”行为让人们掩盖错误、粉饰错误,并且还对证据进行歪曲性解读,已经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发展和行业进步,究竟能不能破解呢?

    答案是肯定的。依旧以放学疗法为例,将20名危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治疗组,一组为对照组,治疗组的10人使用了放血疗法,其中5名患者死亡,对照组的患者不适用放血疗法,结果只有3名患者死亡。

    怎么样,结果是不是一目了然了。相比治疗组,对照组里面有更多的人康复了,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力本身强大的复原能力帮助人体自然看副,而放血疗法却并非古代医生坚信的那样能医病救人,反而真的会危害人的生命。

    下一次,如果你的女朋友将你犯错惹怒她,作为你不爱她的证据,你也可以将犯错这一行为进行隔离,在你们两个关系融洽时,很明确地告诉她:“瞧瞧,我今天没有惹你生气哦,不要再否认我对你的爱了。”

    除了介绍阻碍进步的因素,作者还花了大量篇幅,教给读者如何理性犯错,获得成功。比如,试错。

    作者说,那些没有将一次次的不合格当作真正的失败,而是当成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所有不合格都被视为累进选择策略的关键点,而非判断失误的证明。最后,才有可能成功。

    除此以外,作者还提倡整个行业、社会,都能营造一种避免谴责的氛围。他认为:想要理性地犯错,我们所有人,特别是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在于失误调查结果浮出水面之前,避免谴责。因为,谴责会削弱我们的学习能力。

    哈佛商学院的一份报告显示,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在其组织经历的失败中,仅有2%-5%是“真正应该谴责某个人的”。但当被闻到在这些错误中有多少以“谴责某人”为处理办法,他们承认,这一数字在“70%-90%”。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多数管理观念中,惩罚措施能起到维护纪律的作用,会让员工端正态度、集中精神。

    管理者们认为,通过对错误行为进行唾弃并加以严惩,员工会更加勤奋,更有干劲。但事实并非如此,哈佛商学院的教授艾米·埃德蒙森对美国两所医院的药品管理错误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那些经常谴责他人的部门,护士几乎很少上报任何错误,但实际犯的错误却更多,而那些较少谴责他人的部门,尽管上报了更多错误,而总体犯错的数量更少。

    理由很简单:正是因为较少谴责他人的团队中的护士门上报了大量的错误,他们才能从中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出现相同问题。频繁谴责别人的团队中的护士们不敢上报错误,因为他们害怕面对后果,因此学习的机会也被浪费了。

    当今的管理课程经常把“谴责文化”与“放任文化”放在一起对比,管理面临的挑战就在于要在这貌似矛盾的两者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谴责太多,人们就会闭口不言;谴责太少,人们就会懒惰散漫。但是,作者给了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黑匣子思维”。

    一个愿意花时间调查数据并听取各方面声音的管理者具有关键性的有事。他不但能分析出特定案例的真相,还能向员工传达这样的信息:如果你所犯的是无心之过,我们就不会惩罚你。

    《黑匣子思维——我们如何更理性地犯错》这本书的作者马修·萨伊德,用现在很时髦的一个词来说,他可是一位成功的跨界选手。他原是英国的乒乓球名将,凭借自学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学、哲学与经济学,以一等成绩毕业。他还曾经雄踞英国乒坛榜首近十年,并且两次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现在呢,他又成为了《泰晤士报》知名的专栏作家,出版了几本著作。

    也正是因为具有记者的从业背景,马修的书中列举的很多例子都是从采访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较为详实客观。资料设计航空业、医疗行业、司法体系、商业等诸多领域,是一本鲜活的从失败中学习成功的思维手册。

    本书推荐指数,五颗星。


                    品读世间好书,见识有趣灵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完这本书,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犯错”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fh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