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稳定的人,本质上没有弱者,真正的强者是说软话做狠事。
——毛姆
在管理中,有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叫“说软话,做硬事”!就是说软话,做硬事,目的达到,还不伤和气。
而糟糕的管理者恰好相反,说硬话,办软事。经常张牙舞爪,但关键时候却硬不起来。
说话要软,软在语气。真正伤人的,从来不是刀子,而是语言。
在管理的过程中,难免会与他人发生冲突。这时,情商低的人很容易被情绪所左右。不经思考,一吐为快。
而真正聪明的管理者,婉转含蓄。他们说话不会太硬,懂得尊重,会考虑他人感受。凡事留有周旋的余地。
曾国藩曾告诫子侄:说话不可口不择言,要考虑他人感受。“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作为管理者,要上传下达,还要通过团队去拿结果,而不是孤军奋战。这时,讲话则变得尤为重要。有意见不起情绪,也不逞口舌之快。
要想做到这一点,姿态放低,尊重下属,多换位思考。管理者不能一味以“严父”的形象来说教——多一点夸奖,多一点轻言细语。
当然,管理者有时也是必须要说硬话的。但需考虑说话的艺术,选对语气和语境,懂得适可而止。这样才能更好地“拍打”下属,又不会让他觉得丢失面子。
做事要硬,硬在原则。这里的原则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工作底线、任务标准等。有句话说的好:“心软是病”。而好的管理,必须“心慈刀快”。
这里的心慈不是让你心软。而是要有菩萨心肠、霹雳手段。讲规则时,千万别谈感情。要想保持管理者的威严,就要做一个公事公办、快刀斩乱麻的人。
不是说让管理者不体谅员工,而是心软要用在对的地方。比如,关心员工的生活,给予成长的空间。
在原则问题上,如果管理者心软,也就无法树立威严。这样很容易破坏规则。正所谓“慈不掌兵,情不立事”。心软是管理者的大忌。
从古至今很多优秀领导者,基本都是个性很强的人物,比如刘邦、朱元璋。无一不是杀伐果断、善于管理自己情绪的心志坚定之辈。
总之,真正厉害的管理者,必须做到“软”“硬”两手抓——“说话软,做事硬”。为人谦和不软弱,处事干脆有原则。
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高层次、大格局的管理者。
注:本文来源于360个人图书馆,蒋小华观点、子夏主笔,经本人删减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