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人生是有一些节点的,每个阶段都有要完成的事,节点到了,也就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对我来说,15年底来到杭州是一个节点,现在结束第一份工作又算是一个节点。这样来说,复盘一下,总是必不可少的。辞职后的这两天忙着大扫除,整理物品,给自己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今天都整理好了,刚好来完成这一次复盘。
笑来老师说,最重要的道理往往是最简单的,也往往是最难做到的,就比如说成长,说白了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但就是这一点点,就很难做到,不是进步难,难的是每天都进步。
来杭州以来,特别是去年的下半年以来,自己的深度思考变得多了起来,观念也更新了很多次,现总结如下:
1. 以前以为自己追求的是成功,且自己并没有去定义这个“成功”,现在我明白自己追求的是成长,是变成更好的自己。千千万万人眼中就有千千万万种成功,不需要把别人认为的成功强加到自己身上。
2. 安全感这种东西,不应该向外求,而应该向内求。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患得患失,总是觉得别人会背叛他,为什么有的人明明没有心思工作,磨洋工却不敢辞职?细想来,他们是觉得不安全,但是为什么觉得不安全?因为他们的安全感来自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自手下的这份工作。先把自己的内心修炼的强大,自己给自己安全感,可以更好的避免这种情况。
3. 找工作就像找对象,简历就像是情书,不可能拿一封情书去追到所有女孩子吧?那为什么要拿同一份简历去投给所有公司呢?刚来杭州时,对找工作的观念是,我现在是什么样的,可以符合标准的公司和职位有哪些,然后用同一封简历去投;现在的观念是,先要确定自己想要去的公司,想要做的职位,缺什么就补什么,简历要在足够了解这家公司之后再去写,不同的公司希望要的人才是不一样的。
4. 以前对读书一直有几个问题想不通,觉得应该多读书,但是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所以都读一些乱七八糟的闲书,不是说没有用,只是目前的阶段生活中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读这些书是不会得到这方面的启发的。这个问题在笑来老师那里得到了解答。书需要自己一本本的去挑,而不是等别人发书单给你,挑书也是一种能力,值得读的书就要一遍一遍的读,没人说过读书一遍就可以的,读书的一个检视标准就是看这本书中的知识有没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行为,这些话对当时的自己很有启发,已经刻在脑子里了。
5. 迷茫是常态,矛盾也是可以接受的。去年年底的时候很迷茫,一个人在外地的孤单也开始影响自己的情绪。当时就每天晚上自己去散步,绕着小区走了一圈又一圈,每天都在思考,看书,和朋友交流,想要找出答案,找到答案自己就会不那么迷茫。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好像开窍了。我决定不要纠结迷茫这个事情了,就像笑来老师说的,既然现阶段没办法解决,那就live with it.坦然的接受,我就是迷茫,我可能现在做了一个决定,过后会修改,会矛盾,我也接受,因为我在不断的成长,成长就反映在我做出的每个选择上,肯定会和以前的自己有矛盾产生。紧接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我坦然的接受这一切之后,我反而变得不那么迷茫了,因为我不在把焦点关注于迷茫本身了。
6. 以前认为写作都是专门的作家才会做的事,而且我一直自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写作的天赋,因为上学时最讨厌写作文,总觉得写一大篇也没说出个什么来。看了笑来老师的文章,我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好的文章不一定辞藻华丽,但一定是有思想的。只要自己的思想足够有深度,那只要用最平实的语言,有逻辑性的表达出来就好了。这让我看到了写作的另一面。而且写作也是倒逼输入的好方法,也是反思的好伙伴,所以我开始践行每日反思。
7. 在工作中观察,真正在公司受到尊敬的人,往往是那些有自己独立思考和想法的人,即使有时会因想法不同而产生分歧,争论,但事归事,人归人。而那种怕得罪人而不敢表达自己想法,或没有自己想法的人,即使工作年限足够长,也未必能得到大家的尊重。
这样盘算下来,这一年收获颇丰,今年要保持,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