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都在同一个防疫场景中,刘红英作为代表的基层干部,工作辛苦,但是他们的感受仍然和普通居民有所差异,这里存在着某种感知的裂痕。
居民不是不知道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但他们感受更深的,是日常生活受到的影响:收入下降、出行不便、孩子网课、看病困难,甚至看到一些“极端”事件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相比之下,为女儿庆祝成人礼,真的是一种奢侈的幸福——失去了这种奢侈当然也是一种损失和遗憾,但是远远没到落泪的地步。
刘红英最大的问题,不是所谓“演砸”了,而是没能真正理解和共情群众正在经历什么。刘红英表达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责任,这的确是人之常情。女儿的成人礼,对父母来说也是重要的仪式——这都应该支持,而这就是我们要捍卫的日常生活,也是“基本人性”。
但是,不少社区干部面对居民需求时,却没有表现出这种“基本人性”,比如,看到一位母亲抱着高烧的孩子出门求医,社区干部的第一反应,未必是赶紧帮她,而是想起各种文件和规定,让她向社区提申请、报备,或者让她在家一直打120。
刘红英的讲话让许多人感到不适,这不是刘红英个人的错,而是太多人受到“无差别长期封控”的苦,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最终把自己的境遇和刘红英的“日常”做了对比,某种程度上,她成了大家的“出气筒”。
对刘红英的批评和质疑声中,有更多的“社会真实”,也有广大居民发自内心的呼声:让防疫尽量精准,避免长时间、无差别封控带来的次生灾害,尽快回归日常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