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年前的一天。
他忧心忡忡,踌躇满志,思虑着已经有十年多未曾回到家乡。这些年,祖父祖母先后去世,也都没能参加他们的葬礼。
离家越久,也越来越想念家乡,想念亲人,心中想要回家探亲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当初高中举人进士来到朝中想要为国家多做些实事,升了官却郁闷了。
因为他升官,不是想给自己谋多少好处。是想给国家多做些实事。但是道光晚年的政治环境,让他做不了什么事。
他是曾国藩,当时的职务是内阁学士兼任礼部侍郎衔,职级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道光帝不是昏君,却是一位平庸的君主,缺乏力挽狂澜的魄力、能力以及对时局的洞察力,是一位循规蹈矩的皇帝。
道光后来选咸丰当皇帝,是因为他认为咸丰比弟弟更稳重、更听话,更符合传统观念中的“贤人”标准。让他当皇帝,更利于守成,风险比较小。
道光不知道大清已经不是守成之世,矛盾丛生,这个成,已经守不下去了。还有咸丰确实缺乏当皇帝的才能。
咸丰继位后也是一股子冲劲,事实证明他只是摆出了雄才大略的姿态,但其实内心敏感而自卑。这个人,其实是一个非常平庸的主子。
当时朝中官员最明显的就是遇事退缩,大家你推我推,不愿意承担责任,只知道向皇帝请旨。
还有务小不务大,大家都注意一些细节小事,开个会,办公桌都摆得很整齐,茶杯都准备得很干净,会务办得很用心。
但是对国家发展的大方向、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没有一个人敢说,也没多少人敢想。
曾国藩作为礼部的“副部长”,一天到晚虽然没有片刻休息,但忙的都是些例行公事,对国家大政没有任何帮助。偶尔提一些革新主张,也都被“部长”大学士们弃置一旁,根本不予考虑。
他精神十分痛苦,越来越想念家乡了。国事颓唐,他百计奋斗,却丝毫无补,不免又一次萌生了退志,多次表示,想回老家。
曾国藩的最佳拍档胡林翼曾说:“人一入宦途,全不能自己做主。”在这样的官场生存,眼看着国家政治一天天腐烂下去,曾国藩如同生活在一个腐气熏天的铁屋子里,感觉太难受了。
他多次萌生退意,打算一年内以养病为由辞官回家。
但是他遇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没钱,拿不出回家的路费。
早在道光末年,曾国藩就在家书中说:“余自去岁以来,日日想归家省亲,所以不能者:一则京城欠账将近一千,归家则途费接礼又须数百,甚是难以措办……”
在大清王朝做到了“副部长”,却拿不出路费钱,还欠了钱。现在看来,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究其原因就是清朝对文官实行“薄俸制”,军队也是“低饷制”。
结果很多官员大搞灰色收入,士兵们做小买卖,这些军人一边当着兵,一边还忙着别的事,有人经商做买卖,有人种地,有人杀猪,有人开茶馆,还有人在市场上卖鱼卖肉……
鸦片战争期间的定海县官员向上级汇报,当时定海的军人,有一半的真正身份其实不是军人,而是理发匠,是修脚工,有的还是仆人。
普通军人就开展第二职业,忙着挣钱糊口,军队训练的时候,他们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去,就雇人顶替自己。
林则徐也在一封奏折中向皇帝汇报说,鸦片战争期间,长沙的士兵们忙着照顾自己的买卖,没心思好好打仗。
军官则玩大的,军官普遍动用军事装备来赚钱,甚至还出军舰为鸦片贩子保驾护航。
军队的“低饷制”与文官的“薄俸制”一样,都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财政制度。从皇帝的视角来看,低饷薄俸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财政经费,是件好事儿。
但事实上这是典型的占小便宜吃大亏,让军队训练水平下降,战斗力几乎为零。
曾国藩后来创办的湘军,也就是反思了正规军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规避开来,才拥有了非凡的战斗力。
现在的我们,不论去哪里工作,只要没被坑蒙拐骗偷,基本上不会遇到174年前副部长没有回家路费的窘境。
曾国藩后来回家是因为母亲过世,才得以回到家乡守孝。
曾国藩这一段因为囊中羞涩被耽搁的探亲之旅,说明了经济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都是极其现实的问题,但它与曾国藩立志以圣人标准严以律己相比,又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无形的总是比有形的更厉害,不然历史书上不会让人学习曾国藩,而是当时最有钱,活得最滋润的那些人。
我们只会仰视那些在平凡日子里做成了事的强者,一如既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