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摘录《历代状元文章汇编》第一篇原文译文分享第贰篇策问及反策第二道

摘录《历代状元文章汇编》第一篇原文译文分享第贰篇策问及反策第二道

作者: 尚邃达 | 来源:发表于2024-06-28 21:03 被阅读0次

    垂拱元年(685)乙酉科策问第二道策问原文:

        朕闻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击汰,必伫飞云之楫。是知席萝黄屋,握镜紫微,诚资献替之功,必待弼谐之助。所以轩辕抚运,遂感大风之祥;伊帝乘时,遽致秋云之兆。朕虽惭古烈,而情切上皇,未校滋泉之占,犹虚傅野之梦。欲使岁星入仕,风伯来朝,河荐萧张之名,山降申甫之佐。垂衣伫化,端拱仰成。多士溢于周朝,得人过于汉日。行何政道,可以至斯?思闻进善之言,以副求贤之旨。

策问译文:

          我(唐睿宗李旦)听闻要是想在广袤的大海中(安全)航行,就必须要借助依靠于强大的风帆;要是想在大江大河的波涛水流中划船前行,就必须有强劲有力的船桨。同理众所周知,帝王的权威地位、洞察天机的能力固然重要,可若要成就千秋大业仍须要依靠那些能诚心贡献自己才能和努力之人的支持和协助。(只有君臣一心,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实现伟大目标)轩辕(黄)帝因为良好德行和顺应天命,得到上苍庇护使得国家风调雨顺;尹尧帝也是坚持德政和把握时机,也很快就获得了国泰民安般大丰收。在上古轩辕帝和尹尧帝面前,我(李旦)虽然自愧不如,但我对上古先帝们的情感是十分真切的。我还没有体验过滋泉之占(大概意指通过观察或占卜泉水状态来预测未来或征吉凶),就像是依旧怀念傅野之梦般(梦傅野,典故:殷高宗武丁做梦时在傅岩之野得到贤相傅说,比喻起用贤才)的求贤若渴。我多么希望有众多贤能之臣来辅佐,像岁星(指木星,主宰官运)进入仕途,风神前来朝拜,黄河推荐萧何和张良这样的名臣,山神降下申伯这样的贤臣。而君王则无为而治,天下自行归化。周朝有很多贤才,比汉朝还多。我(李旦)想请问到底实施怎样的治理路线,可以达到这般境界?希望能够听到进善之言,来满足我求贤若渴的目的。

      垂拱元年(685)乙酉科状元吴师道对策第二道原文为:

      臣闻立极膺乾之君,当宁御坤之主,欲臻至道,将隆景化,莫不旁求俊彦,广命英奇。疑庶绩以安人,绥万邦而抚俗。是故轩邱膺箓,委四监以垂衣;丹陵握图,举八元而光宅。于是齐桓拟之于飞翼,殷武兴之以羹梅。克赞人谋,实宜神化。陛下功包邃古,道逸上皇,受授惟明,谋谟克序。弼辅之任,总风力于前驱;燮理之司,列伊周于后乘。振鹭翔鸾之客,毕凑天阶;乘箕降昴之英,咸趋日路。且犹虚心卜兆,托想旁求,冀山谷之无遗,庶贤良之毕萃。俯访愚鲁,敢述明扬。诚愿发德音,下明诏,咨列岳,访群公。举尔所知,不遗于侧陋;知人不易,无轻于慎择。下僚必录,上赏频沾,则叶县游龙,自九天而下降,燕郊骏马,赴千金而遥集。汉未为得,周岂能多?尽善尽美,于斯焉盛。谨对。

译文为:

      臣下听说,想要成为正直且满富责任感的君主,就该像苍天一样稳定;而皇后则应该像大地一样温和。希望达到最高的治理境界,推广美好的教化,没有不广泛寻求杰出人才、众多英奇之士的。(君主)思考各种政绩以安抚人民,安抚各个邦国,治理地方风俗。因此轩辕黄帝接受天命,委任四位贤臣而能垂衣拱手而治;尧帝执掌天下,举用八位贤才而使国家光明昌盛。于是齐桓公将贤臣比作飞翔的羽翼,商汤王依靠贤才犹如用梅子调制美味羹汤。能够辅助人们实现谋划,确实符合神化的标准。陛下您的功绩包含了远古的所有成就,治理之道超越了上古的帝王,接受和授予都很明智,谋略能够有序进行。辅佐的重任,能使有能力的人像风一样在前面推动;负责协调治理的官员,可与伊尹、周公这样的贤臣并列。杰出的人才,如同飞翔的鹭鸟和鸾鸟,都聚集在朝廷;有才能的人,如同乘坐箕帚降落的星辰,都朝着皇帝的道路迈进。即便如此,皇上您仍虚心寻求贤才,广泛地征求建议,希望山谷之中没有被遗漏的贤才,使所有贤良都能够聚集。(所以)我这个最愚笨的人也敢于陈述明确的意见。真诚地希望皇上您发出德音,下达明确的诏令,向名山(山神)咨询,访问各位公卿。推举你们所知道的人才,不要遗漏那些处于卑贱地位的人;了解一个人并不容易,因此在选择人才时不可轻率。下级官员如果有才能,必定会被记录选用,上级的奖赏也会频繁地降临。如果能够这样,那么就像叶县的游龙从九天之上下降,燕郊的骏马奔向千金之地远程聚集一样,优秀的人才也会从各地汇聚而来。即使是汉朝那样的时代也不能完全得到所有人才,周朝又怎么可能有更多呢?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就在这里达到了鼎盛。恭敬地回答。

      小结  :垂拱元年实际上是武则天操纵朝政,睿宗李旦并无实权,因此这道策问很可能也是武则天的意志体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大力选拔人才,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吴师道的对策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理解和对选拔贤能的重视。

相关文章

  • 论语学习第28天

    4.28 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孔子说:“孟之反...

  • 非敢后也:孟之反的幽默感

    6.15:【原文】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 6.15...

  • 自夸者漏丑 自伐者无功《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之论语6.15》

    【原文】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冰雪译文】 孔子说:“孟之...

  • 每天读论语-134

    读论语-134 原文(6-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

  • 黄金策原文

    动静阴阳,反覆迁变。虽万象之纷纭,须一理而融贯。夫!人有贤不肖之殊,卦有过不及之异,太过者损之斯成,不及者益之则利...

  • 【回首瞻顾:古代状元们】* 读书笔记

    回首瞻顾:古代状元们 现意外地淘到一本“奇书”,由洪钧汇编,中国致公出版社推出的《历代状元文章汇...

  • 国产动画 | 《观海策》历史知识点 壹

    转载自《观海策》订阅号 原文链接:观海策︱历史课堂(第一弹) 观海策︱历史讲堂(第一弹) 欢迎来到《观海策》...

  • 《论语》雍也篇第六(十五)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

  • 学习《论语》(136)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

  • 008《春秋大义》下篇第三章其二

    天人三策中的第二策 第一策我们讲了如何治理国家,董仲舒讲究要天人感应 这第二策,汉武帝继续发问了 其大概意思,有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录《历代状元文章汇编》第一篇原文译文分享第贰篇策问及反策第二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iy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