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阅读书目《阿图医生》三部曲第二部“勤奋”部分,《学会提问》第六章,《格调》第四篇“住房”,由于工作的原因,所有书目均未按计划完成,下面对读过的部分加以讨论,个人看法,欢迎批评指正。
1、《阿图医生》里面葛文格跟着去印度消灭脊髓灰质炎一章和关于战地医生一章让我印象深刻。印度是个人口大国,世界卫生组织说白了算是个没有钱,没有权也没有多少人的组织,可就是这样,世卫组织也做出了很多成绩来,这离不开很多人的努力和大家的协同合作的。印度农村里,人们对预防接种基本没有概念,葛文格跟着数量有限的医生下去做教育,做疫苗推广,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为了完成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计划和防治疫情扩散的工作,大家不得不迎难而上。一个妇女听说疫苗会让孩子发热,就自己决定不打,工作组的印度医生发现了,只能过去解释,看着解释不通,也不好再说什么,但是有的医生见了就很不理解,“为什么你不说清楚呢”,印度医生说“如果我说的很严重,她又不理解,会对我们工作造成影响,已经答应接种的人可能会拒绝接种。”实际开展工作就是这样,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新的状况会不断出现,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战地医生这一章是讲述美国军医的,美军医疗人员是由地方医疗人员签约履行兵役的医生,有一个医生一直受到美军资助,需要在军队服役18年之久,然而他是在技术成熟,已经可以独立开展很多工作的前提下开始服役的。另外,美军军医少的可怜。大部分是来自地方医疗人员短期服役,由于海外军事基地需要,这些人会被派驻海外。我记得看过《战地医生》这部美剧,讲述的就是美国在阿富汗的后方医院的故事。
战地医生人很少,以外科医生为主,但是不管是整形外科,眼外科还是普外,在战地医院统一都是“外科”,人来了大家的处理重点就是“在转到下一级医疗机构之前人不死”,这是比较反习惯的,一般外科医生都希望自己可以完整处理患者,可是作为战地医生,他们却要临时处理并且不考虑无菌和功能恢复等问题,他们要做的是让伤员活着被送到下一级救治机构,葛文格提到,就是这样的医疗体系,使得美军的伤员死亡率“非常低”。
并且,战地医生们大量的工作是数据统计,他们从各种数据中分析问题原因,这种始终以“问题为导向”的做法非常管用,比如很多人不穿防弹衣,医生们建议必须穿,军队下令无论难受也好,热也罢,执行任务必须穿,一下子减少了伤死人数。
例如,有外科医生分析外伤日志后,发现眼部部受伤的发生率很高。早先,上级已经下令让士兵们佩戴护目境,但他们显然不愿意照做,因为发放的护目镜样式过于土气。一个士兵这么形容说:“戴上那玩意儿,看上去就像个佛罗里达的老农民。”于是,军事部门不得不追随时尚的潮流,给士兵们更换了外形更酷的威利牌防爆太阳镜。自此,眼伤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这些例子看似无用甚至可笑,然而实际上却产生了效果。而这些建议,全部来自医生们对各种临床数据的收集整理。
来自于现实的问题和数据,可以更好的说明问题,如果只是通过预想、方案,只是强压着下面拿出数据分析,拔苗助长,那么最后的建议可能看起来不可笑,却在实际中没有任何作用。值得反思。
2、《学会提问》当中,主要对“论题、结论、理由、假设的价值观、常见推理谬误”进行了学习,在国外,大学生在学校里是要通过正式的课程花上一个学期并且认真练习来学习批判性思考的,为什么外国人总是引领核心技术,拿出的方案也好相对实际有效,我觉得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学生批判性思考的教育非常扎实。既然本身我们在学校里就没有接触这样的课程,工作以后通过自学掌握就很有必要。
很多人就是在书中列举的推理谬误中推理,然后得出结论指挥你的行动,或者操控你的行为,其实大部分人都会犯各种错误,关键是我们“知不知道自己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如何,能够更好的判断事务做出决定的层次如何”?
作者将思维方式按照主动和被动分为“淘金式思维”和“海绵式思维”,我觉得自己平时就是海绵式思维居多,总是没有分辨地尽可能接受信息,没有一个自己决定接受哪些观点的过程,在谈到“交流”的时候作者说,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让对话进行下去”,不要攻击对方人格,不要蔑视对方,用你的证据顺服别人,否则一开始你就注定说服不了别人。
“论题”被大概分为“描述性论题”和“规定性论题”两种,所谓描述性论题是讨论世界过去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将来是什么样的;所谓规定性论题是在讨论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的,如果你是科研人员或者学校学生,你的论题大部分都是描述性论题,如果你是政府机关人员,你的论题大部分都是规定性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描述性论题”,而“规定性论题”由于没有定论,复杂的观点掺杂其中,给人一种因时而变、缺乏永恒之美的感觉。
“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成型”。其实大部分人这个推理过程都是反过来的,也就是说,我心里首先形成是你打翻了牛奶的判断,然后去收集你打翻牛奶的证据,可以看到,这种方式势必造成你忽略那些“不支持我打翻了牛奶”的证据,你是有可能冤枉我的。只维护自己的观点被称为“弱批判性思维”,努力接近客观事实,全面考察事物叫做“强批判性思维”,很多经常处理“规定性论题”的人都是“弱批判性思维”,这也是让我不喜欢规定性论题的原因。当然了,很多事不得不去做出规定,在适当范围内合理就成了首要任务。
后面在常见“推理谬误”中,我只举两个我觉得有趣的谬误。一个叫“滑坡谬误”。
指假设采取提议的行动会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事实上却有现成的程序来防止这类连锁事件发生。
比如老师规定全班同学不许走,你过去说老师我想走,老师推理,你走了会起到示范效应,大家也会跟着你学,让我怎么管理,而事实上,其他人走,老师是可以采取措施控制的,而你可能会因为这个推理说服而被拒绝。
另外一个叫做“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指假设因为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应该采用。
它的形式如下:我们不应该去支持针对甲问题的解决方案,除非它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我们真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那么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接受。但问题的实质是,尝试某种解决方案之后部分问题仍然存在并不意味着解决方案就不妥当或欠考虑。能提出特定的解决方案比起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来可能要高明百倍了。它可能会让我们向彻底完全地解决问题迈进了一步。
以上是本月的读书报告,虽然读的不多,但是有一些思考,非常欢迎大家留言,交流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