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利用早晨醒来的一些时间整理以前写的文章。 主要是过去一开始不懂得网络平台写作的排版技巧和投稿的方向,写了蛮多文字,阅读量却相当的惨淡。 现在翻出来一篇一篇地整理,适当地删减一些文字,段与段之间也做了修整。之前写的内容也有些杂乱,做了分类整理以后感觉清爽多了。
这样一来,我的工作量就大了,既要整理旧的东西,又要写点新的东西(当然,没有人逼我,是我自愿这么做)。纯属个人爱好,总想在平淡繁杂的生活里,用大家熟悉的文字,记录点什么。
这种既费时又伤精力,结果还得不到回报的事,做多了我真想放弃了之。写文章确实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工作,每写一篇,我必须在头脑里有个大概的构思,有了构思才敢下手写。如此循环往复,渐渐地影响到了生活。
可回头想想,当初我为什么选择写作?因为孩子,我需要学习育儿,那么我就必须通过实践获得感悟,然后把经历和心得写出来。久而久之,我就把所学所思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然后分享出来,若干年后再回过头去看看当初的自己,是怎样带领孩子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我想,我的初心就在这里,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坚韧不拔的毅力!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是呀,刚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满腔热情,做着做着,忽然就止步不前了。发现什么事情都不是那么好做。 尤其是写作这件事。 付出并不是马上得到回报的,有的人甚至写了一辈子也不见有回报。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能写点东西的,大多数人还是以娱乐为主,只能当作兴趣去发展。
我从2016年接触网络亲子学习的,几年过去了,除了多写一些马不丁见的日记外,在写作上还未有建树。 写作之难,难于上青天。 就算你曾经读过很多书,它们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你的血液里,如果不能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上,那么一切都是浮云。
有的写作大咖和大神们,一天能写好几千甚至上万字,他们可谓是“写作铁人”。在简书就有很多写作高手,有的一上路几乎都马不停蹄直奔目的地,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文风各具特色。
我着实佩服和羡慕那些写作高手,往往这些人更容易走向成功。相比之下,我写得太慢了!我写得慢收效也慢,总是慢悠悠地在散步,边走边徘徊。还没到终点,我已经被折腾得精疲力尽、狼狈不堪、面目全非了,好想放弃。可我又不甘心,我想确定下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确?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用了二十多的时间才写成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他一生清苦,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一辈子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参加科举考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非常痛苦。为了写《聊斋志异》,从20岁起,蒲松龄开始搜集素材,至40岁时完成志怪小说《聊斋志异》。
相比过去封建统治下的黑暗社会,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各方面的资源优越多了。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优质作品呢?我们会为失败找一千一万个借口,却不会为成功找一个有效的方法。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得治呀。
最后,我还是得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足够努力地向上生活,总有一天会看到绚丽的花朵。
写于2021年3月14日(周日),农历二月初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