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灯塔去》是我的又一个“情人”。伍尔夫那细腻的笔触简直就像用语言做着精妙的刺绣,我不禁想到能写出这么细致文本的人究竟是怎么一个人,由此最近也在读戈登为伍尔夫写的传记。
第一部的标题“窗”是一个沟通内外的框架,它象征拉姆齐夫人的心灵之窗。夫人凭她敏锐的感觉,由内向外直观地洞察人们的思想情绪;各种人物和事件,由外向内投射到夫人的意识屏幕上来。第二部的标题“岁月流逝”,象征时间、寂静和死亡取得了暂时的主宰地位。夫人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成了“转瞬之间就会消失的彩虹”。第三部的标题“灯塔”,象征拉姆齐夫人内在的精神光芒。
第二部主要是“感性印象”,这是作者用她自己的语言来记录纯粹的五官感觉,描述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人物受脑中不时掠过的各种印象的支配。伍尔夫的感觉既精细入微,又包罗万象,通过她那种力透纸背的印象主义笔触,我们看到了各种画面,闻到了花的香气,听到了大海的涛声。
西方评论家们普遍认为,《到灯塔去》的第二部,是伍尔夫独特的抒情风格的典范。多·斯·富尔写道:她那印象主义的细腻笔触,惊人洗练的描写,在《到灯塔去》这部热情洋溢的小说中,达到了臻于完善的地步。海洋与黑夜浑然一体,时间围绕着一个中心流逝。晶莹的海水,以其涛声和波浪,赋予日常生活、岩石结构、布满水洼、流沙和海风的世界以节奏。创造了友善、微妙而又敏感的气氛。表现了永恒的情趣。
评论家布莱克斯东说:“在阅读了《灯塔》之后去阅读任何一本普通的小说,会使你觉得自己是离开了白天的光芒而投身到木偶和纸板做成的世界中去。”“这本书内涵异常丰富,……充满着思想,充满着感情……它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