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读《白鹿原》

重读《白鹿原》

作者: 南羲云 | 来源:发表于2018-05-22 19:57 被阅读0次

最近重读《白鹿原》,与十几年前的感觉截然不同。

十几年前,草草的读到中途就被扔在一边,因为不喜欢“反思文学”满目疮痍的时代背景,也不喜欢现当代文学总是把人间悲苦写的那么现实。再好的文字,读起来只看到人物之间的纠葛,看不到书中浑厚的历史文化负荷,也看不到白鹿原上色彩斑斓的乡村风土人情,只浅薄的追寻故事的情节,遇到不是自己想要的结局,或者喜欢的人物受了苦难,就不想再继续读下去了,愤懑不平的气结凝聚在胸口影响到自己一整天的心情。其实心里知道不过就是一本小说而已,可就是不能去好好的做一个旁观者,浑然不觉就把自己给陷了进去。

在没有走进社会这个混沌的大旋涡里时,成天被关在6尺围墙的校园里面,满脑子都是理想主义的思维。喜欢就去做,不喜欢就不做的任性近乎到了愚不可及的地步,把一切的人和事都想的特别美好,一离开校园就感觉格格不入,凡事一旦不符合自己内心的理想主义价值观,就觉得面目可憎,动辄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待到一脚踏进了社会门坎,先摔个头破血流,一路跌跌撞撞渐行渐气馁,从格格不入到开始融入,从看不顺眼到开始接受,从开始接受到习以为常,不断的刷新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看法。

如今再读时已经全然没有了曾经的感觉,更多的是在通篇的人物身上找寻自己的影子,关注的是一件事情到最后的结果。感受到的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时常生出一种令人震撼的真实感。虽然有时仍有愤懑不平的心气,但也转瞬就过去了,不会再在胸口凝结起一团难以消散的郁气来,影响了心情。再读的过程,遇到某一个关键的情节,很自然的就会想假如我是这个人,会做出一个怎样的决择,会不会接受一个这样的决定,也会对一个人物的消逝产生难过的悲悯,会对一个人物由好变坏扼腕叹息,但再也不会不敢正视好人受了苦,喜欢的人物就那么死了,再也不会单纯先去界定好人坏人,也再不会因为坏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而郁结在胸难消心头之恨了。

初读时读的是一种故事的趣味,再读时就读成了生活。

重读《白鹿原》

相关文章

  • 重读《白鹿原》

    最近重读《白鹿原》,与十几年前的感觉截然不同。 十几年前,草草的读到中途就被扔在一边,因为不喜欢“反思文学”满目疮...

  • 重读《白鹿原》

    《 白鹿原》是我大学就非常喜欢的小说,前一段时间的电视剧被停播了,最近又复播,着实让我又一次回顾了这部经典的...

  • 重读《白鹿原》

    未出国之前,曾经在家里看过纸质的《白鹿原》。那时候看的是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悲欢离合。 这次参加一鸣老师的故事创作营,...

  • 重读《白鹿原》

    “作家有一桶水,才能给读者提供一碗水。 要当一个好作家,就得走进生活,这是写作的法典。一些新锐作家把写作当成游戏,...

  • 重读《白鹿原》

    在看电影《白鹿原》之前,我一字不漏地重读了一遍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 第一次读它差不多是在20年前,当时真为中国...

  • 丛林法则下的白鹿原

    ——— 读《白鹿原》随笔 这是第四次重读《白鹿原》,是今年的第二次。记得第一次读《白鹿原》的时候我还在上学,是偷看...

  • 一本书、一座城、一个民族的秘史

    ------读《白鹿原》有感 利用课余时间,我又重读了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再次被书中的宏大和深沉所折服,被作者...

  • 重读《白鹿原》1

    大概十几年前,读过《白鹿原》。回忆起来,那个时候感觉读得很艰难。进度很慢,隐约记得是读到后面,就忘了前面的情节。 ...

  • 重读《白鹿原》2

    白嘉轩死了六个老婆,才娶到仙草,你可以理解为命运多舛,也可以理解为两人缘分之深,也可以理解为双方祖上积德带给后人的...

  • 重读《白鹿原》3

    以前去过一次苏州园林,看到过一副楹联“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从此印象深刻。 鼓励子女读书争取有出息,书读不好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白鹿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mk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