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功能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只是补充之前遗漏的两个点。
1.过滤:Filters
使用Fiddler抓包时,会把所有请求都抓到,影响我们找到自己需要的数据。
![](https://img.haomeiwen.com/i3500164/7ebe85a1d942a59c.png)
故添加过滤,只显示自己需要的地址的包。多个地址的话,使用分号隔开。
![](https://img.haomeiwen.com/i3500164/6352f1c1a1a9727b.png)
这样就清晰很多了。
2.断点:Breakpiont
以前写代码时习惯打断点定位问题所在,没想到测试的时候也能用到,只是不太一样。
进入Rules -> Automatic Breakpoints -> Before Requests (根据需要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3500164/7732ce4f1c43d7a7.png)
设置之后,我们请求的接口会被抓到并暂停,点击我们所需要的那条数据,可以修改参数。
以百度为例,输入关键字:test,点击百度一下。修改test为hello。
![](https://img.haomeiwen.com/i3500164/8eef3ff3c8c5f472.png)
修改之后,Run一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3500164/60eb62fdf3cb8a19.png)
运行之后,查看结果。
输入的是test,返回的结果是hello的搜索结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3500164/99280279c4f7af30.png)
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断点设置。在接口测试中会经常用到。
小尾巴:
![](https://img.haomeiwen.com/i3500164/12d8af65f339038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