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从来都不是一件自带幸福属性的事情,懒惰本就是人类的原罪之一,不过现代职场中懒惰的人往往早就被淘汰了,每天忙碌的人还是占多数。
当996工作制成为马云口中“修来的福报”,当杭州有赞公司在年会上公然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资本逐利的面目暴露无遗,不幸的是,这又是个体无力对抗的大趋势。
于是,大趋势下的我们都很努力,手上永远有回不完的邮件、敲不完的代码、写不完的报告,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时不时还要加个通宵班。
这样的工作强度下,用于娱乐、社交的个人时间被大幅压缩,感觉不幸福是必然的,感觉幸福才是偶然的。
加深这种不幸福感觉的还有大大小小的环境因素:大城市房价高企租金也贵,谈恋爱到结婚再到养孩子的花销都不是小数目,猪肉又涨价了等等。
总之一切的忧虑归根到底都跟金钱有关,而工作收入又是职场人主要的金钱来源,当你的努力没有换来更多的收入时,深深的无力感自然就会袭来。
我见过许多小朋友,刚参加工作时干劲十足,越到后面越懈怠,基本上工作三年就成“老油子”了。
限于公司的规定,这些“老油子”也加班,该做的工作也能做到六十分朝上,换句话说也对得起他们拿的那份工资了。
可是,往往就是这群职场人,是心最累、无力感最深的一群,尤其是在升职加薪的时候没有达到期望值的时候,他们的内心煎熬是难以忍受的。
平心而论,这样能完成本职工作,也仅仅满足于完成本职工作的“老油子”,是大多数企业的中坚,可矛盾在于很少有人心甘情愿做无声无息的中坚,而是想成为出类拔萃的那一个。
对这些迷惘的“老油子”,我想说的是:“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
表面看你确实很勤奋,很努力,但职场人不是码头上扛大包的散工,干一件算一件,扛得多挣得就多。
当你觉得自己很忙的时候,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在忙些什么?我忙的这些事有多少对业绩有帮助?有多少对职业成长有帮助?”
如果对上面三个问题做不到心里跟明镜似的,那就是在瞎忙,跟困在玻璃房里的蜜蜂一样,前途光明,没有出路。
换句话说,没有目标的忙不是真的忙,只是在消耗自己的生命而已。
特别是那些从事大量技术含量不高的重复性工作的职场人,很容易坠入越忙越无力的怪圈。
比如我两年前认识的一个小姑娘赵绮,名义上是做电商运营的,由于是新人,文案不用她做,数据分析轮不到她做,主要工作就是更新商品、检查已上架商品的图片、描述、价格、分类、库存之类。
跟同龄人相比,赵绮的收入不算高也不算低,工作量挺大,于是她每天也就像机器人一样,重复着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工作流程。
两年后的今天,赵绮的工资跟入职时相比只涨了500块,对这份工作她已经毫无热情,想转行吧自己又没什么技能,何况换新工作收入比现在还低一些。
赵绮每天早九晚八,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但是她目前的职业僵局,还是自己的“瞎忙”造成的。
职场上就算忙也要忙得有目标、有价值,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为什么而忙。
忙的目标,大致说来无非两种,宏观上是职业目标,微观上是工作目标。
职业目标可以是职级上的,也可以是职业能力上的,前者可能是“三年之内成为电商运营经理”,“五年后成为财务总监”;后者可能是“用两年时间掌握Python”,“六个月成为PPT达人”……
职业目标可以只是一个大方向,但一定要有规划,工作中的一切忙碌,尽可能都要推动规划的一步步实现。
工作目标与职业目标不同,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数字上,例如今天要拜访五个客户,本月把月活跃用户提高5%等。
工作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应该成为职场人日常工作中的一条主线,不在这条主线上的工作内容,通常都可以精简甚至无视。
能够把职业目标和工作目标结合到一起,是职场人最完美的状态,也许你的工作还会很累,甚至比之前更累,但你的心中不会再空洞无力,因为你眼前有清晰的未来,脚下有点滴增厚的业绩。
-----END-----
我的新文章会在个人公众号弄影记(公众号:feiyumylife)提前首发,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需要职场建议,也可以通过我的个人微信号:Fugaro交流,请注明来自简书
答案和文章转载请私信征得同意,并需注明出处,否则将举报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