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好爱自己
“断舍离三部曲”,让生活轻盈呼吸

“断舍离三部曲”,让生活轻盈呼吸

作者: 三月如兮 | 来源:发表于2021-02-08 17:27 被阅读0次

    又该要做大扫除了。

    每年春节前,都要动员全家专门花两到三天做大扫除。倒不是迎合传统的“扫年”习俗,而是,家里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积攒了一年的吃穿用等生活物品,如果不做减法的话,那生活空间就该被满屋子的物品“鸠占鹊巢”了。

    不同的生活空间,不同功能的生活物品,新的、旧的,便宜的、贵的,有用的,一年多没用过的,有纪念性意义的......老人、伴侣,还有孩子,各有脾性,林林总总的东西,哪些东西该扔,哪些东西不该扔?

    每一场大扫除都会掀起一场家庭风波。风波的背后,是每个人不同的生活习性、消费观念,每个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对待物品的价值观。

    其实,就是对“断舍离”的认知和理解不同。

    “断舍离”最初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在20年前提出的。概念推出以来,很多人都还停留在丢弃东西这一表层理解上。

    山下英子倡导的“断舍离”更像是一门生活哲学,物质和精神是相连通的,如果生活是一个有机体,那断舍离就是生活的新陈代谢,让人生焕然一新。通过物品的取舍,空间的整理这一日常行为,从而判断自己的真实愿望和真实诉求,达到“从物到人、从人再到物”的内心和外界的完整闭环。

    从判断、舍弃,再到分离。先判断自己,确定边界感;再合理科学的舍弃,让生活得以呼吸;最后,从精神层面上保持自己的“极简主义”。

    通过“断、舍、离”三部曲,让生活轻盈呼吸。

    断:判断自己,确定边界感

    判断自己,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对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哪些东西是可以抛弃的”。

    山下英子做过调查,通常居住空间里的东西,80%是不会使用的,正在使用的只占了20%。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去思考,判断自己的核心诉求,对自己来说什么东西最重要。但是,可以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去参考。

    比如说,参考这个坐标系,通过“购物多、少”与“持有多、少”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判断自己所处的坐标点,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的背后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拿我自己来说,我期望的是“简约主义”“绿色主义”,那么这是我选择的生活方式,并努力做到从“购物多、持有多”的第一象限,转变到“购物少、持有少”的第三象限。我将不会去囤积生活物品,舍弃怀旧的物品,会抵制垃圾食品,坚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

    也许,这个定位会浮动变化,但是无妨,重要的是始终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物品为中心。不是去判断这个东西好不好、坏没坏、可惜不可惜,而是去问自己需不需要它。这时,也不用考虑其他家庭成员需不需要,朋友闺蜜需不需要,只问自己就可以。

    明确了价值观和定位,既是明确了自己期望的生活方式,确定了生活方式,你对物品判断取舍的边界感就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舍:合理舍弃,让生活呼吸

    舍弃的环节最让人有压力,从“断”到“舍”,就像从策划到执行,这项实际的整理工作,需要你面对几百上千件物品进行决策。

    国际整理收纳认证讲师敬子,曾根据断舍离和心动整理法的理论, 并结合自己上千小时的整理咨询实践,总结出五个方便操作的标准:

    第一,一年没用过。

    在日常家庭生活用品中,以一年为期限,不管次数多少,你可能都使用过。什么样的原因会造成一年都没被使用过呢?可能是一套放在餐具柜顶里层的餐具;可能是一件针织衫,每次出门都会被其它更心悦的针织衫取代;可能是学生时代的英汉大辞典,早已被遗忘在角落。

    一年都没用过的原因很多,也并不是说一年没用过就一定要强迫扔掉。而是当成是一个信号灯,预示着你的生活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动。比如说你已不再是青春年少,而是跨界转行,成家立业了。以年为期限,借此觉察到你的生活当中发生了什么,并作为一个舍弃的标准,就会快速的断定它是否是你在今年用过的日常用品。

    第二,不需要。

    不需要的东西,除了占据你的空间之外,还会耗费你管理它的时间和精力。这里的不需要,指的是对当下的你来说,用不上了。

    当下,既不包括过去,也不包括未来。比如生孩子时朋友送的婴儿服,但是当下已经不需要了。你会考虑未来会不会用上,这时,在时间上一定要立足当下来做判断。问一问你自己,“我现在需要这个东西吗?”

    始终以自己为中心,不要以东西为中心。不是让你判断这个东西坏没坏、好不好、可惜不可惜,而是让你判断你需不需要它。

    第三,不舒服。

    不要忍受或将就着不舒服,还坚持用损耗自己的东西。只要是让你生理上或心理上感觉很别扭和难受的,就要舍弃。

    比如磨脚的鞋,太紧的裤子,穿着让皮肤觉得刺痒的毛衣,背起来勒肩膀的包;或者是穿上以后觉得别扭、纠结、害羞等,不能大方展示自己,或者你驾驭不了衣服。这些,都需要考虑进行处理。

    第四,不合适。

    不适合自己的状况和条件。比如衣服不适合当前的年龄段,不适合自己的身材、体量、风格、肤色等等。还有与现在的生活形态、日常行为方式、生活场景是否匹配。比如,如果你常常出差,可能需要天天细心养护的花草,对你来说就是不太合适的。

    第五,不心动。

    一个东西还可以用,如果不心动就要扔,会不会太浪费?其实不然。虽然东西还没坏,但是你对它以及无感甚至麻木,如果生活中出现更让你心动的东西,你大抵不会选择它,它搁在那里也浪费了。这一个决策标准,会舍弃生活当中不心动、不喜欢、麻木无感的东西,同时也会让你喜欢的东西时刻包围着你,大大提升幸福感。

    这五个选择标准,如果互相冲突了怎么办?

    比如一件东西虽然不合适,但是特别喜欢可怎么办?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先拎出来放在一边,整理不要中断,最后斟酌时,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作为别的功能,或者保留它让自己的心情变好,这也是一种选择,但这样的东西数量不宜多。

    离:简约生活,转变视角

    “断舍离”之中的“断”和“舍”,既可以说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动,也可以说是一种状态。不过,最后,要达到的是一种人与物品的关系,最好的关系,就是周围的所有物品都能物尽其用。

    当我们选择一件物品进入生活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享受,我们必然有一个时间要和它说再见,因为它已经不适合我们了。如果还抱有持有多的执念,那更好的东西就无法进来,再多的好的物品也会因为积压的东西过多,而使得生活居住体验和使用体验下降。

    “断舍离”的最后一步,意味着一种长期坚持的理想的生活状态,意味着一种“离”的境界。

    这种“离”的境界要求我们转变自己的视角。一个是“自我视角”,从看待东西是不是有价值,转换为以自己为核心,看东西是不是真的对自己有用。这时,你才有可能改变处理东西、处理事情的指导思想,行动上才能有大变化。一个是以“未来视角”看问题如果我们笃定在未来,永远都不会用到它,一个东西再有价值,你保留它,都是不划算的。

    还是庄子说的彻底:“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总之,懂得严选、善用物品、少买少丢、享受清爽、自在简单,让生活轻盈呼吸,应该就是断舍离的理想目标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断舍离三部曲”,让生活轻盈呼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ru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