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秘密》后,有点感受想说说。大概每个人的解读角度不一样,但我觉得,面对这样一部作品,感性的认识总是令人更加容易接受。
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平介,有着温馨和谐的家庭,妻子直子和女儿藻奈美是他生活的全部。突然的一场由司机疲劳驾驶导致的翻车事故,让妻子生命垂危女儿昏迷不醒,当他尚未能接受这个噩耗的时候,妻子没能熬过这场劫难去世了,与此同时,不知是幸还是不幸,被医生预测有可能成为植物人的女儿醒来了,可平介发现她并不完全是女儿,而是有着妻子灵魂女儿身体的女儿。
对于这种情况,平介与妻子讶异且无法解释,可是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因为这样,总算是有那么一个人活下来了。从此,两个人就开始了“两面”的生活——平介在外是不幸丧妻独自带着幸存的女儿生活的悲惨父亲,在内是失去了女儿而非妻子的矛盾丈夫。妻子在外是经历了一场车祸失去母亲的无助“女儿”,在内是愧疚无助不知所措的纠结妻子。但这一切只能是个秘密。
接下来的生活里,平介需要在丈夫和父亲的角色之间平衡,妻子也需要在妻子和“女儿”的角色之间平衡。在两个人的相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出现。刚开始的时候妻子总是会忘了自己现在是还在上小学的“女儿”,说话的时候常常是一副少年老成的语气。平介也总是在外人和“女儿”说话时提心吊胆生怕妻子又说出一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话来。眼下看似有无限可能的生活其实只有一条路可走——平介是丈夫,他不能背叛妻子,而妻子要在同样不背叛丈夫的情况下替女儿好好活下去。他们都不知道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藻奈美会不会回来,妻子会不会消失。
漫长的时光里,他们两手交握提着一盏闪着微光的灯笼在暗夜里搀扶前行。然而他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这条路的未知与艰难会令每个人心生厌倦想要放弃。他们有挣扎反复,有那么一刻不想做个守着这些只有躯壳没有内容的温暖的两面人,坚贞忠诚有时也会让他们觉得面目可憎,他们也会动摇,想抛开丈夫的身份,想抛开妻子的身份,抛开无常命运交给他们的命题。平介喜欢过女儿的小学老师,他当然想过那么一种可能性,他也为了解决生理需求在出差的时候找过街边的小姐。妻子做了从来没有过的选择,她不再只以家庭为中心,她刻苦学习考高中立志学医,也有了青春时期的模糊情愫。妻子因为平介对老师的爱慕生气过,平介偷听过妻子和男同学的电话。两个人你来我往,不知道怎么才能恢复以往的平和,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些可能无解的问题。
于是挣扎良久后,平介突然明白这种身份的转换不可能持久,因为他们已经不在一个时间维度上了。即使藻奈美的灵魂永远不会再回来,平介自己也会越来越老,而住在藻奈美身体里的妻子却将要年轻。他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妻子的笑容了。
在探寻翻车事故司机疲劳驾驶原因的时候,平介明白了两个字——成全。他爱妻子,他想让妻子开心,所以他选择只做父亲。
妻子在以女儿藻奈美的身份回外公也就是自己父亲家探望的时候感受到了阴阳相隔的可望而不可即。在听到丈夫叫她“藻奈美”的时候感受到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以及一个丈夫对妻子的成全。所以她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无论是平介还是妻子,他们都曾经在这段关系中迷失,在成全自我和维护家庭之间矛盾,可是他们都没有想过让这个家消失。或许责任和义务能够让一个人无从逃避地做他应该做的事,但这永远没有那么一点情感牵引来的心甘情愿。
我们不必去探寻是女儿假装了妈妈,还是妈妈假装了女儿,此时此刻,真实已经没那么重要,真实感才重要。温情脉脉总是可以解释科学和理论解释不了的一切。真相是什么无伤大雅,生活也从来不是为了告诉某个人真相而存在,它能够做的只是在无数种境况之下给你一个自由选择的机会,你的选择就是你的真相。
扪心自问,如果和男主人公易位而处,我不一定会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
在我的眼里,也是很多人眼里,爱情不再有那么多意义,大家在一段感情里不会首先想去成全对方,不会想爱究竟是什么、怎样做才是爱,而更关心自己给予的限度和承受的力度。我们总是想自己会被伤害,总是去提防观望,哪怕付出再多也随时准备潇洒掉头。沟通的成本太大了,离开更符合个性。
连爱情都熬不过,又哪里来的爱情之后呢。《秘密》也许是为了给我们提供一个爱的范本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