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缺爱的孩子,是父母情感大缺位的后果

缺爱的孩子,是父母情感大缺位的后果

作者: kevlien | 来源:发表于2017-10-30 12:55 被阅读0次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一任老师。俗话“三岁看老”——说的就是孩子生下来前几年的家庭教育,会对孩子影响一生。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他来到人世后接触最频繁,最亲近的人;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同,孩子看待自己,家庭以及世界的视角也不同。

    而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见带有这些特质的孩子:

    一,【烦躁易怒】

    这类的孩子的外在表现为十分容易烦躁生气,缺乏耐心,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一点小事情都会演变成大吵大闹。

    二,【孤独】

    这类孩子的外在表现为喜欢独自做事情,远离人群,不愿过多接触他人。

    三,【恐慌】

    这类孩子的外在表现为遇事慌乱,逃避心强,不敢承担,缺乏定力。

    四,【自私】

    这类孩子的外在表现为自私,对人十分冷漠,非常敏感。

    上面表现出来的这些特质只是一小部分,但能说明一些问题,如果你是家长,或者即将成为家长,那么你要知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的根本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孩子在小时候(尤其是6岁以前)缺乏父母的陪伴、鼓励,反馈和关心,简单来说——缺爱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给我孩子吃好的喝好的住好的用好的,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这是典型的把孩子当宠物养,完全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

    【缺爱】,在家长看来无关紧要,其实对小孩子的伤害极大,且影响一生:

    因为缺爱,孩子会对自身的存在价值感到怀疑:孩子会以哭闹等行为吸引父母注意力,希望父母能注意到他的情感需求(虽然由于年龄原因几乎无法表达),而父母的“没有反应”会使孩子陷入自暴自弃的循环中。

    因为缺爱,孩子会逐渐变得内向冷漠:在孩子看来,自己再怎么做出格的举动,父母也不会在意,甚至会在孩子哭闹(寻求情感支撑)的时候,或是打骂,或是与亲戚一起哄笑,以孩子的哭闹为乐;所以孩子不再寻求外界的反馈,转而向内探寻需求,想“自己爱自己”,人变得越来越内向冷漠。

    因为缺爱,孩子会变得自卑敏感: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撞了太多“无形的墙”,孩子会变得自卑敏感,认为自身不值得被爱,自我评价不断降低,虽然对爱的需求依然存在,但由于自卑的缘故,使得自身对情感十分敏感,在长大后就会形成既渴望他人的关心,又对他人的好意无所适从的悲哀局面,对自身对他人都是一种折磨,难以形成正常的交友能力和恋爱能力。

    因为缺爱,孩子会变得自私:在孩子看来,自己得不到父母关爱,没有存在价值,那么,“反正父母都不要自己,自己为何还要去关心别人,干脆就为自己考虑,这样就不会受伤了”。

    因为缺爱,孩子会变得与现实脱节:由于没有父母的爱,只好向内心深处寻找,可是那是虚假的爱,长期沉溺在这种情感自欺的状态下,人会对现实世界缺乏实感,对现实的规则,感情,人际关系没有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寸步难行,受到重重打击,而这又反过来加剧了向内心探求爱的过程,变成恶性循环。

    【缺爱】的后果远不止上面几点,而每一点几乎都能毁掉一个孩子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许多犯罪的人,就是因为原生家庭的不和,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暴力与冷暴力,使得孩子感受不到爱,感受不到世界的美好,内心只有愤怒,仇恨,而这样的人一旦长大,有了力量,就只会把自身认知中世界对他的态度展示出来。

    在孩子最需要爱的时候,父母没有及时,长久,充满爱意的陪伴,孩子只会充满不安全感,并且这种不安全感会持续一生:对他人不信任,认为别人随时可能抛弃自己、对爱没有感觉,不懂得如何爱人,也不敢接受别人的爱,对人际关系没有概念,处处都是“错”,处处都与社会格格不入......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以前我不懂,现在知道了,我用千百倍的好来补偿孩子。——没有用,错过了那个最需要关爱的时间就是错过了;随着孩子的长大,三观逐渐定型,这时再来补偿,孩子只会觉得无所适从,恐慌,甚至是怨恨。“我从小渴望了那么久,为何现在才来补偿,我现在已经不需要了,不需要你们假惺惺的可怜,我自己就靠自己。”这种心态的出现几乎是肯定的。

    所以,中国的父母啊,你们到底在为啥而忙呢?真的是为了孩子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缺爱的孩子,是父母情感大缺位的后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up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