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是在寻求出路?还是默默的走完剩下的路

你是在寻求出路?还是默默的走完剩下的路

作者: 改变从日记开始 | 来源:发表于2020-05-13 23:25 被阅读0次

    “我们往往都是在寻求出路,却不知又进入了下一个入口”。

    今天出发前,我看到名为《出·路》的纪录片,这支纪录片的导演郑琼从09年开始15年结束,跨度七年的时间拍摄了三个不同生活,不同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下,三个孩子寻找出路的过程。片中没有夹杂任何的个人情感,没有愤怒,没有悲伤。用真实客观的拍摄角度,将六年间发生在三个孩子身上的变化,用镜头映像出来。

    马百娟,12岁,山沟沟里的小姑娘,从小条件艰苦,全家生活在窑洞,一年的生活开销不超过50块钱。小姑娘每天很早起床,在阴霾的陋室中用水壶倒碗水,将冰冷的泡馍,用手撕成块,泡在水中,就是每日的早餐。12岁的她只读小学二年级,是全校学生年龄最大的,所在的小学只有两个老师,5个学生。放学后的小姑娘要干很多农活,喂猪做饭,要徒步倾斜非常大的陡坡收米谷。12岁的小姑娘面对镜头时,总是微笑,她爱读书憧憬着读书能改变她的命运,她用稚嫩乡音说:“我长大了,要去北京,上大学”。

    马百娟放学收米谷,要走的斜坡  

    3年后,当导演郑琼再次见到马百娟的时候,小姑娘已经辍学,15岁的年纪,没有办法打工,当别人问她:“这么小的年纪为什么不去读书”的时候,她总是沉默低着头。当镜头给到她的家人时,她的父亲说:“书多少念一点,就够用了。只要生了娃,也拖累大,即使有工作,想干也干不成”。2015年马百娟和表哥结婚,导演再次打起小姑娘的电话,她不接了。

    封闭的环境里,灌输的思想,结婚生子,找个老公成了小姑娘的唯一出路。

    徐佳,19岁,导演拍摄时,是徐佳的第三次复读,他属于农民工那一代,父亲感受到在城市生活的艰辛,认为高考是改变孩子一生的出路,就算跪在地上也要让孩子念书。不幸的是,徐佳的父亲去世了,加上复读的焦躁羞耻感给徐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用他的话说:“紧张到出汗,手发抖,做不了题目”。最后经过努力,徐佳还是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学校。

    导演第二次拍摄徐佳时,徐佳已经上了大四,由于不是重点学校,找工作找的很辛苦。最终徐佳找到了一份工作,与他相恋四年的女朋友结婚,他说:“给她一个交代”。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上大学,让母亲过上更好的生活,他笃定了高考就是他唯一的出路。

    袁晗寒,17岁从美院附中退学的北京女孩,父母都是北京人,从小上得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初中、最好的高中。退学后袁晗寒开过酒吧,想做过话剧,也去过性用品商店卖东西,用她的话说:“没有想过以后生活在哪一个阶层的人,不会饿死就行,而没有人会被饿死”。

    袁晗后来去了德国,她在每一段有很清晰的任务完成,她一直在对付无聊的敌人,也会回国内实习。后来袁晗开了一家艺术投资公司。

    “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  ——王小波 ”

    三个人生,三个故事,即便镜头定格在2016,但生活的故事仍在继续,评判改变不了历史的轨迹。三个人的故事就是三条平行线,无法交织在一起,9分45秒的记录片,我重复的播放了5个小时。我们也在寻找生活的出路,城市紧张的节奏和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德国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创作的长篇小说《铁皮鼓》里,主人公奥斯卡三岁生日,他妈妈送他一面儿童玩的铁皮鼓。他不想加入成年人的世界而自我伤残,一跤摔成侏儒,不再长个儿。是暗自下定了决心让他变成了侏儒。

    可现实的世界里,我们无法停留在孩童的时代,也无法逃避成人的世界,有时甚至要发出呐喊,如果默默的接受走完剩下的路,潜移默化的成为了弱势的群体,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阳光曾经一定有一刻洒在脸上,曾经也一定有一刻,怀揣着梦想追逐奔跑,就像12岁的马百娟一样。导演在纪录片的命名时用了出·路而不是出路。

    出是从里向外,是向往,路时刻就在脚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是在寻求出路?还是默默的走完剩下的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va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