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昔有国王,产生一女,唤医语言:“为我与药,立使长大。”医师答言:“我与良药,能使即大。但今卒无,方须求索。比得药顷,王要莫看。待与药已,然后示王。”于是即便远方取药。经十二年,得药来还,与女令服,将示于王。王见欢喜,即自念言:“实是良医,与我女药,即令卒长。”便敕左右,赐以珍宝。时诸人等,笑王无智,不晓筹量生来年月,见其长大,谓是药力。世人亦尔,诣善知识,而启之言:“我欲求道,愿见教授,使我立得。”善知识师以方便故,教令坐禅,观十二缘起,渐积众德,获阿罗汉位,踊跃欢喜,而作是言:“快哉!大师速能令我证最妙法。”
读《百喻经》到今日,总结了两个规律,一是只看故事里面的愚人愚在哪里,不用去考虑其余人做的事是否道德,二是每个故事后面的总结,是佛家僧人从自己的角度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结合自己的生活得出自己的理解。
这个故事里的愚人是国王。当医生带十二岁的公主到他眼前,他相信是药物的作用公主才长那么大的,而不知公主自己有长大的能力。这就像做家长的觉得自己一定得做点什么,孩子才能长大,不知道“橡树种子天生具备长成参天大树的所有资源。”
灌甘蔗喻:昔有二人,共种甘蔗,而作誓言:“种好者,赏;其不好者,当重罚之。”时二人中,一者念言:“甘蔗极甜,若压取汁,还灌甘蔗树,甘美必甚,得胜于彼。”即压甘蔗,取汁用溉,冀望滋味,反败种子。所有甘蔗,一切都失。世人亦尔,欲求善福,恃己豪贵,专形挟势,迫胁下民,陵夺财物,以用作福。本期善果,不知将来反获其殃。如压甘蔗,彼此都失。
希望甘蔗甜,然后灌糖水,甘蔗都死了,有南辕北辙的意思。就像希望孩子好,然后舍不得孩子受苦,结果孩子长大后受不了挫折打击,出现各种问题。
债半钱喻:往有商人,贷他半钱,久不得偿,即便往债。前有大河,雇他两钱,然后得渡。到彼往债,竟不得见。来还渡河,复雇两钱。为半钱债,而失四钱,兼有道路疲劳乏困。所债甚少,所失极多,果被众人之所怪笑。世人亦尔,要少名利,致毁大行。苟容己身,不顾礼义,现受恶名,后得苦报。
半钱这么少,要账成本还这么高,思量一下,认赔是最经济的选择。我们总会碰到一些无法控制的事情,不如意的,如果起了执念,不肯吃亏,不接受,固执地要找回来,将会产生更大的损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