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班级管理就是大型的电视连续剧,有悬疑片,有警匪片,还有谍战片,今天想为大家带来的是大型家校爱恨情仇大片—
“家长有没有想法去医院咨询一下,因为有些感统失调的孩子……”当我打下这段话,满心期待家长会有所回应时,回应我的只有空白的对话框,我知道对于这个孩子,家校沟通从开局我就进入了被动局面。
小瑶同学长的眉清目秀,在班级里也是独一份“美女”,可就是这么一位外表出众的女孩子,在行为上也是同样“出挑”。从一年级刚入学,学习专注力有着极大问题,例如上课走神,不张嘴读书等等。这些问题还只是其次,让我更头大的是,和她交流如同石沉大海,句句没有回应,于是在被她气到的爆炸那个午后,我忍不住向家长发出了这样一段话。
一 初次家访:破局
在得不到任何回应之后,我思考我的处理方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其实就是在于家校关系还未建立好,我已经给孩子下了诊断书,让家长对于学校失去了信任,那么如何缓解关系是关键的一步。
恰巧,学校组织对个别家庭进行家访送温暖,于是我第一次走进这个家庭。迎接我们的正是小瑶的妈妈,后面还跟着两个双胞胎男孩,我一问才她年纪轻轻的已经生了四个孩子,两个男孩是家里最小的,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我们还没说上话,两个小家伙已经上蹿下跳,把家里搞得鸡飞狗跳,看着小瑶妈妈无可奈何处理着家中杂事,于是我把所有关于孩子批评的话收回,表扬小瑶最近点滴进步,也终于看到小瑶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其实家长也和孩子一样需要被肯定,被表扬的,他们才有前进的动力。
家访过后,我再与家长持续跟进,例如孩子会被背书了,向家长表扬一下,作业都写了,也要鼓励一下,渐渐的不回的微信对话框渐渐有了动静。
通过简短的家访和跟进,我知道我们之间的矛盾也是慢慢消融。
二、偷窃风波:信任
就在我们的关系逐步缓和,这时候一件事情又打破了我们的宁静。有一天,有个孩子偷偷过来和我打小报告,说发现小瑶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只红笔,和我批改作业的红笔长得非常像。于是我将小瑶叫过来询问,果不其然她拿走的就是我的红笔,再问为什么要拿走老师的红笔时,她又开始沉默不言,用逃避的方式躲避我的追问。
我灵机一动,问:这笔是你在地上捡的吗?她立刻抬头对着我点点头,我再问:你是觉得掉在地上的东西是没人要的是吗?她再次快速点点头。
其实这时候无论孩子背后动机是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愿意和我交流了,之后自然是一番爱的教育,临走之时我向她保证,这件事情只有我们知道,但是她要保证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偷拿。她的眼睛突然变得亮晶晶的,被信任的感觉真好
但是一转头,我还是向家长“告密”了,因为我知道这不会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如果家长不及时关注孩子,她还是会故技重施。当然为了不破坏我们师生的信任关系,嘱咐家长千万不要提及这次偷窃事件,只需要平时多关注多引导即可。
家长也是满口答应,至于有没有像我这样“两面三刀”,就不得而知了。
三、班级停课:合作
自从孩子偷窃风波之后,她看我的眼神也没有从亮晶晶变成仇视,我想应该是家长还是比较听话完成我交代的任务。这时流感肆虐,我们班因确诊流感人数较多,被强制停课了,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回家了,喜提7天小长假,皇帝不急急死太监,马上临近期末考,语文复习计划彻底被打乱,这可怎么办?于是我开始每天在群里布置任务,并设置群打卡,把孩子们传上来的作业改完并反馈。
其中,让我最惊喜竟然是小瑶,当我以为她要失联一周,我们要“生死两茫茫”的时候,她妈妈每天都非常早上传当天孩子作业,而且完成质量非常好,每次改完我都要夸几句,于是第二天作业完成得更好了,于是我们的关系就甜蜜蜜的进入了蜜月期,相互合作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
期末考试原本只有6.70的小瑶,竟然破天荒考到了90几分,当然其中多少有点水分,但我相信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改变
现在的小瑶已经开始在挑战长文,你们能想象一篇课文读得磕磕绊绊的孩子,也可以把一篇长文录制下来,背后家长一定付出了极大的耐心和努力,而这一切正是源于一份对学校的信任,以及子女的期盼。
这件事情也给我了极大的触动,任何我们看到所谓失败的、另类的孩子在某种层面来说,都是被原生家庭在精神层面抛弃了,我们能做的确实很少,但是哪怕一点微弱的光,在哪一天或许会变成漫天星河,我也相信会有学生和家长会因为我们而变得更幸福,这就是这份职业赋予我们最大的职业幸福感。
-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