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节食惜福”一说,可见人们已经认识到节制饮食对养生长寿的重要性,《医宗金鉴》里提出“食贵有节”,《内经·素问》中也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记载。苏东坡曾在《东坡志林》中专门写道:“东坡居士自今日已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是,乃止。”在《与李公择信》中,他再次强调:“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足见他强烈的节食意识。
不过,在清朝,有这么几位官员,他们对“节食惜福”之论从来不以为然。苏东坡在《于潜僧绿筠轩》中有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而在这几位饕餮之徒看来,“不可食无肉”,才是日常生活的主旨,人生至乐之事,莫过于大快朵颐,今朝有肉今朝饱,饱卧肉林君莫笑。提起大块吃肉,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赳赳武夫,可令人惊奇的是,这几位官员,却都是学问渊博、著述颇丰的文臣,孔子“肉虽多,不使胜食气”的养生理论,早已被他们抛之脑后。
(一)徐乾学:与铜人“对垒”
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历任日讲起居注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职,曾任《明史》总裁。徐乾学著作等身,食量亦是颇为可观,他在京任职期间,常与同僚宴饮应酬,席间凡有酒肉,一概来者不拒,无人能与之匹敌。康熙二十七年,徐乾学辞官归隐,在京的门生们为他饯行,特地备下数量极为可观的美酒肴肉,请老师尽情享用。
有趣的是,为了能够更加精确地对老师的食量进行量化,门生们在徐乾学的座位后面,特意安置了一个空腹铜人。徐乾学每饮酒一杯,则往铜人的腹中也倒酒一杯,徐乾学每吃肉一碗,则往铜人的腹中也放肉一碗。很快,铜人的腹中便充满了酒肉,人们不得不将其倒空,再重新开始填充,如是反复,已有数次。再看徐乾学,依然端坐不动,饮酒啖肉,谈笑风生,神色自若,令人叹为观止,这一年,他已经五十七岁了。
(二)曹秀先:可折叠的肚皮
曹秀先,乾隆元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世宗实录》馆编修官、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工户吏三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等职,曾任《四库全书》总裁,享有“紫禁城骑马”的特殊待遇。据说他的肚皮十分宽松,平日里自然下垂,层次分明,只有吃饱后,肚皮被食物撑开,层次才会消失。
清朝皇帝,有赐肉给臣子的传统。乾隆帝每次赐肉,除了令众臣在宫内当场食用,还允许每人携带一只羊腿归家,与家人分享。曹秀先在同僚中人缘颇佳,大家知道他嗜肉如命,出宫后索性都直接将羊腿送与他享用,曹秀先也不客气,欣然受之。这些羊腿,堆满了轿箱,曹秀先就在坐轿回家的路上,开始享用这顿丰盛的大餐。他将羊腿放置于扶手之上,用小刀切片而食,到家之时,一轿箱的羊腿已被他吃的只剩下骨头,却仍觉意犹未尽。
(三)达椿:见肉,如猫之见鼠
达椿,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讲、侍读、国子监祭酒、詹事府詹事、大理寺卿等职,曾任《四库全书》总阅,累擢礼部侍郎,兼副都统。达椿家境贫穷,虽然喜欢吃肉,却不能日日得享口福,只能偶尔买上数斤牛肉,略煮一下,未等肉烂即食,聊以解馋。他本是个儒雅之士,可每逢肉食当前,就会现出原形,喉咙中发出声响,好似猫儿见到老鼠一般,同食之人见他如此情状,均不敢举箸。
京城风俗,凡有人做寿,亲朋好友必以烧鸭烧猪等物相赠。达椿过生日时,贺客甚多,自然少不了烧鸭一类贺礼,他将烧鸭切成方块,置于大盘当中,将筷子丢在一旁,直接用手取食,方得吃个痛快,一饱方休。
(四)纪昀:烤肉三斤,须臾而尽
纪昀,乾隆十九年进士,历任左都御史、兵礼两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纪昀平生不食五谷,偶尔吃些面食,一盘猪肉加一壶茶,才是他的日常饮食。如果需要请客,纪昀也会备下精洁肴馔,但席间他只是象征性地举举筷子而已,自己并不进餐。大臣英和有一次在纪昀家做客,到了用饭时间,只见仆人为纪昀奉上一盆三斤有余的烤肉,纪昀一面继续与英和聊天,一面大口吃肉,须臾之间,一盆肉就被吃的干干净净,用饭到此为止。
那么,这几位食肉毫无节制之人,他们的寿数又是几何呢。根据史料记载的生卒年份可以算出,徐乾学六十三岁,曹秀先七十六岁,纪昀八十一岁,达椿出生年份不详,但从中进士到去世,期间长达四十二年,据此推算,其寿命应不下于六十岁,可见寿数与饮食的多寡,并没有绝对的必然联系。
长按下图,关注白话微历史。
微信号:baihuaweilishi
点击公众号首页下方“往期精彩”,阅读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转发朋友圈,留言多多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