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下写吧‘挑战21天’第二期,第9天)

古往今来,经典既为文人墨客挥斥方遒的豪情,又是平民百姓柴米油盐的低喃。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蕴藏着无尽的知识能量,它能携归隐山林的雅士对酒当歌;也能使铮铮铁骨的将士气势磅礴;更能驱刻苦专研的孩子吟唱歌颂。
本次“诵经典”活动孩子们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卯足劲争取进步。班上有一名孩子就是这样挑战自我,突破自己的极限,第一次勇敢地站上舞台,用洪亮的声音诵读《悯农》。

为他拍视频的同时,我的心被深深打动,因为刚到学校时他根本不敢开口说一句话,也不和任何人交流,即使说话,也是慢声细语,根本听不清,家长担心、老师忧虑。可这一次他却笑意盈盈、声音洪亮地朗诵完整首诗,最令我感动的是其他孩子的表现,他诵读毕,台下掌声雷动,还有小朋友在大声呼喊“勉勉真棒”(我和数学老师为了让他觉得亲切,一直叫他勉勉)。看到小朋友对他真切的鼓励,这位小朋友先是不知所措地看向我,两肩下压,双手使劲地将衣服拧着圈,看到我对他点头微笑,接着他紧张的小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开心地说了声“谢谢大家”,就步伐轻盈地离开了讲台。
一次“诵经典”的活动像是无声地洗礼,更像是一场与古人对话的盛典。孩子们熟读成诵,与家人一同品鉴思忖;上台展示,语调或抑或扬,字音或低或重无不体现出背后“铁杵磨成针”的付出。“树高百尺,叶落归根”,在快速发展的时代,稳步前行、不忘经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