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法
《莫之小行草》天目山其一(袁宏道)

《莫之小行草》天目山其一(袁宏道)

作者: 江南莫之 | 来源:发表于2021-01-23 10:44 被阅读0次

天目幽邃奇古,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疋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山间雷声,仅似儿啼,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虞长孺云,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不逾数尺,而偃蹇辄数丈,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清远,非他处所及,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已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晴甚霁,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只眼,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相关文章

  • 《莫之小行草》天目山其一(袁宏道)

    天目幽邃奇古,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

  • 《莫之小行草》叙陈正甫会心集(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 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 之名...

  • 莫之小行草》西山(袁中道)

    功德寺循河而行,至玉泉山麓,临水有亭。山根中时出清泉,激喷巉石中,俏然如语。至裂帛泉,水仰射,沸冰结雪,汇于池中,...

  • 《莫之小楷》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

  • 《莫之小草》游惠山记(袁宏道)

    余性疏脱,不耐羁锁,不幸犯东坡、半山之癖,每杜门一日,举身如坐热炉。以故虽霜天黑月,纷庞冗杂,意未尝一刻不在宾客山...

  • 袁宏道《虎丘记》学习笔记

    袁宏道,湖北人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同为晚明文坛“公安派”代表人物,时称“三袁”。 袁宏道...

  • 咏袁宏道

    三袁鹤立一中郎,名誉公安真率昂。 直抒性灵言去伪,文坛独帜学风扬。 1998.12(480)

  • 推荐课文一篇

    我今天要推荐的课文名叫《天目》 选自《袁宏道集笺校》,作者: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

  • 莫之玩行草

    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

  • 袁宏道:解印去作逍遥游,求乐自适

    隆庆二年(1568),袁宏道一岁,生于湖北公安桂花台荷叶山房。 万历十二年(1584),袁宏道十七岁,那年他成亲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之小行草》天目山其一(袁宏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wy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