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是自我探索,自我探索的第一步是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已经被许多人论证,毋庸置疑。而学生们还是不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兴趣定位,这又是为何呢?
我认为在“兴趣”的探索上,高中生可能遇到了以下几个坑:
1.没时间,没兴趣
兴趣的探索,需要尝试和体验。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早上七点半就坐进了教室,晚自习十点下了才回寝室,成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当当。连周末可能都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想要去充分的尝试和体验,在时间这个维度上,本就很奢侈。
2.有时间,没兴趣
学生的时间虽然紧,却也不至于一点儿空隙都没有。更何况时间嘛,挤一挤总会有的。但是为什么即使有时间也没有用来发展兴趣呢?因为兴趣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次的兴趣是感官兴趣,维持的时间短,也很容易转移。而至少要投入主动的认知,即收集和学习更多的信息,感官兴趣才可能上升到自觉兴趣层面,维持更长的时间。在进行了充分的探索和认知的投入以后,才有可能把自觉兴趣发展成毕生志趣。能够做到这一层的人就更少了。
学生如果花了很多时间探索兴趣,却都只停留在感官兴趣层面,就会不断感觉到好像这个也有一点喜欢,那个也有点喜欢,又好像隔一段时间又不喜欢迷茫状态。
3.有习惯,没兴趣
从投入时间的角度,学生比较容易误以为兴趣是投入时间长或者经常做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事情有可能只是习惯,而不是兴趣。比如,习惯刷微博,习惯在思考时候转笔等,习惯睡懒觉等。兴趣可以变成习惯,比如喜欢画画,要求自己每天画一幅,这是把兴趣培养成了习惯。但是不是习惯坚持越久,就会变成兴趣,比如睡懒觉。
二者最直观的区别是,投入时有没有强烈的积极的喜好或者关切的情绪体验。习惯,更多地只是一种自动化行为。
4.有特长,没兴趣
许多孩子从小就参加很多"兴趣特长班",却在取得各种奖项和证书以后再也不想去碰这所谓的兴趣。这是因为,特长≠兴趣。特长的等级或者获奖证书,只反映了某方面的能力水平,不反映情感水平。吃苦耐劳的中国人,非常擅长逼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且还可以做好它。头悬梁椎刺骨的典故被传为刻苦学习的佳话。可是如果真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根本就跟玩儿一样,不会觉得疲倦,根本不需要这么痛苦。
除上述四种状态以外,还有一种心态也会影响到兴趣的探索。那就是凡事会问"这有啥用"。小时候我们决定是否参与一个活动,我们会问,"这好玩吗",而长大了我们会很多先问"这对我有啥用?有啥好处?"不能说这是功利心在作祟,毕竟想把有限的时间更高效地利用起来是许多人的愿望。这种心态的弊端是,有用的我才做,没用的我不做,而限制了自己许多发展的可能。有用的东西也许枯燥没趣味,有趣的东西也许一开始也只是为了for fun,不太能发现它的其他价值。从“有用”这个概念来看,一个东西是否有用,其实是以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涉及到背后的价值观的部分。如果都不曾有接触和探索,又如何去发现其隐藏的价值。
下节再讲中学生怎样进行兴趣探索和培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