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其实只是外人不好过份干预别人的家务事,或者说“若不相欠,怎会相见”兄弟姐妹也是无缘不聚的,善缘孽缘可能涉及几世因果,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旁观者只是看破不说破,这也算是维护当事者面子了。
李增七十年代出生在农村,幼年期家境贫寒,据他自己说从小到大都是捡哥哥的衣服穿。在三兄弟中排行最小,两个哥哥在家务农,李增师范毕业后,到几十里外的县城,在一所学校做后勤工作。可能是家里从没有过考学出来的人,他父母兄弟视他为“了不起的大人物”,真算是光宗耀祖了。
有了“铁饭碗”的李增,也是活得潇洒任性,因为后勤工作不忙,那个年代上班也是各种自由,顺道结交了“神通广大”的哥们朋友,时而也捣鼓卷子图书挣点钱。日子在每天“忙得”没空回家中度过。可能是穷人乍富?他对自己和家人出手都很阔绰,给自己买了金链子,每逢年节除了孝敬父母的钱比哥哥们的多几倍,也给哥嫂们准备“丰厚”的大礼,俨然一个暴发户的感觉。
李增也算是没有白结交“神通广大半”的朋友,把他两个哥哥安排到朋友的小公司打工,工资还不低,但是好景不长,公司倒闭,两个哥哥就此失去工作,李增一边自掏腰包补贴两个哥哥,一边又到处为他们张罗工作。费劲巴力找到了打短工的工作,但工资也不如之前高,李增便自掏腰包给两个哥哥补钱。这让家里人愈发觉得他是“了不起的人物”,人前背后的夸他有本事,他觉得脸上有光,面子十足。
口罩时及过后的几年,工作和经济都受到影响,李增的工资只能够自己开支,两个哥哥的收入也无力再补给了。然而,年前李母身体出现异样,到处检查,最终确诊肺癌,三个月后李母去世,手里一点钱留给老大老二,但同时留个哥三一个痴呆的老爹去照顾。
李母生病期间检查的花费,大部分由李增担负,因为要面子,他不好意思提出让哥们分担,两个哥哥也从来不提。李母的丧事两个哥哥不同意出格大办,想入乡随俗就好,李增强势要求风光大办,三兄弟分歧很大,别别扭扭办了事。事后各种分配不均,最后矛盾重重,不欢而散。痴呆老爹的赡养最后由老二做护工照顾,费用每个月八千有李增出。两个哥哥的理由是:供你上学的钱,老人偷着补给你的钱,就不和你算了。李增在老母坟前痛苦流泪,他不明白他借了一屁股债如此付出,为什么家人如此对他。
事件粗略讲到这,李增自己不明白,旁观者可能都看得很明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