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说,我妈从我一高考完就开始催。还好大学跑到香港,但每次讲电话都总是莫名其妙地被各种催。
“今天干嘛了呀”我妈问
“今天在图书馆复习,明天有考试”
“怎么不跟朋友出去玩呢”
“明天有考试啊,好歹要抱佛脚啊。。。”
“噢。那有没有同学一起在图书馆”,我妈继续问。
“就我一个”
“怎么不跟同学一起呢”
“我这是要复习功课啊。。。”
“复习也可以找个男同学一起复习呀”
“。。。。%¥%¥@”
大学时有个同乡的学长,毕业那年的春节回家就被家人安排闪婚了。同学们震惊之余纷纷跑来担心我,“你不会也哪天回趟家回来就戴上结婚戒指了吧”。我摆着微笑脸说我堂哥在我这个年纪都被相亲闪婚了,你觉得呢。
这两年非福建地方的港漂朋友也开始说,总收到各种同学的结婚请柬。我说,我大胡建初中同学多少娃都上幼稚园了。我一个博士的朋友说,我同学都在离婚了。。。嗯,甘拜下风。
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那么着急着找个人。是,当我遇到喜欢的人,我就会希望与其厮守终身。但当那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又为什么要盲目地找个凑合的人去完成神圣的婚姻呢?就因为我年龄到了?那,年龄到了就该结婚,平均寿命到了难道就该死了?
我也觉得催小孩找对象很荒谬。奶奶每次抓着我的手说,明年春节带个回来哈。我愧疚得都不敢直视。这种大人向下一辈的压力转嫁除了徒增烦恼,对整件事难道真的有任何的帮助?难道你们是要我们上街随便拉人问,“嘿,结婚了吗?没有的话我怎么样”?
我丝毫不是女权主义者。但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正在重新定义女人。到了年纪就该嫁人的观点,就像旧时代就该裹好你的小脚一般,或许过个世纪就会被人唾弃。去年一次李银河的讲座中她提到,现代西方国家中不结婚的人数占半成,比如匈牙利,不婚人数达到88%。我们也并不是说抗拒结婚,只是想在等待那个人过来牵起我的手之前,不甘心将就。
其实被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催到你自己都觉得自己该找个人嫁了。每次回家呆上一星期,我都觉得自己就该马上结婚;回到香港又异常不解,这年纪没结婚怎么就是剩女了,同事一大把40岁单身的呢。简直人格分裂。
每次在香港打电话被催的时候有时真的会很烦。特别是可能你刚经历过工作上很tough的一天心力俱疲,这时候还要听那些完全没有逻辑的花式催婚,简直没有人性。但是回去家里的小城市,发现周遭环境都在说这个话题。孟母都要三迁才能保有对的环境,而换不了环境的那些家人,在一年见不到我的那330天里受这些观念洗礼其实也是情有可原。当我穿着小西装出入写字楼开着会议做着presentation的时候,我妈出门买菜第N次被人打招呼寒暄“诶你女儿有对象了吗?”“还没有啊?那可要抓紧了呀!”。当我跟朋友爬山学外语读书运动,或庆祝四十岁的同事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我爸听说着谁谁谁刚晋升为爷爷天天逗孙子不亦乐乎。
我们在外固然逍遥自在。因为有人代替了我们,承受了所谓的舆论压力。
我也曾经一直很不理解那些热衷于帮别人家介绍相亲的阿姨们,看起来完全对她们没好处的事情,究竟是为什么硬要插上一脚呢。但后来我知道了,就像我会主动给姑姑或姐姐的孩子买东西,那是种“你爸妈曾对我好,我也想对你好”的善意。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一年也就见我一次,不说这个又有什么能说的呢。他们不懂我们的生活,更没办法帮我给到任何工作上的建议,所以只能以他们所认为最友善最贴心的方式,表达着不熟稔的关心。
很多时候我跟家里人解释香港这个40岁还单身都理所当然的环境,家里人总是满脸的不相信。就像我跟香港人说莆田还有些村庄养女儿不读书不干活嫩白嫩白地只为18岁嫁出去赚笔嫁妆,他们往往一脸惊恐。其实这跟催婚的上一辈和被催婚的新一代之间的误会是一样的,只要彼此都多份理解,各退一步让出个三尺巷又有何妨。不管内心多抗拒那些逻辑不通的说辞,摆出笑容,给他们一个释放压力表达关心的机会。而大人们不管多着急,也不妨慢下脚步试着相信你家孩子足够成熟到已懂得你想重复说的那些道理。
因为最好的,都值得等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