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小菊
昨天听妹妹说起一件事,她的儿子有一个毛病,田字格本总是擦得破了洞,怎么劝都改不了。
这让我想起女儿小时候,她小时候也总是拿着橡皮在本子上没命地擦来擦去。
那时,我为此非常烦恼。
我问女儿:“干嘛要用这么大的劲呀”?
女儿回答:“刚才改过,怎么擦都能看出来,不好看”。
“改对了就行了,有点痕迹怕什么”?我很纳闷,这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固执?
“不行,不好看”,女儿对这事非常在意。
女儿的固执让我想起一个专家说过的话:六七岁的孩子,会有一些完美主义倾向,他们愿意吹毛求疵。
一直以来,我都把“完美主义”看作一个褒义词,但是,当我看到一个孩子的“完美主义”时,突然觉得这东西其实挺伤人。它首先伤的是自己,对自己不宽容,不允许自己犯错,不允许自己做事有任何瑕疵。
这样做,不仅让自己痛苦,而且会为了让自己少犯错误,或者说为了更完美,不得不把注意力转移到细枝末节上,有时甚至忘了重点。
太过追求完美还会伤害别人,过度追求完美,就会总把眼睛盯在别人的缺点上,吹毛求疵,以致看不到别人的任何优点。
这样做还有一个弊端,让自己丧失发现别人优点的能力,失去取长补短的机会。
当然,很多人的完美主义是天生的,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的完美主义是被培养出来的。
比如,妹妹家的儿子和我的女儿,当他们歪歪扭扭地在本子上写出第一个字时,内心一定是充满喜悦的,可是,作业交到老师那里后,换回的不一定是鼓励,多半是中肯的批评意见。
记得小时候检查女儿的作业,看到一个错字,希望她改过来,可是她却执意不肯:“老师说不让用橡皮,把本子擦得不干净了”。
“字写错了,就得改过来呀,难道就让它错了不成”?我接受不了。
“不能擦,擦了本子就不干净了”。女人仍然坚持。
“你觉得正确重要还是干净重要”?我有些着急甚至抓狂。
刻意培养和训练出来的“完美主义”,不仅伤人,而且带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