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遇到的完美主义者不少,有些人至始至终把类似倾向的也会归功于自己是完美主义的缺陷,而去网上搜索完美主义的最终解药,然而却是无功而返。
归结出两种原因;
1、 不是纯血的完美主义
2、 网上的改善措施鱼龙混杂,而且还只是列出了一两点的特点,就要求读者一定要去改变。
你真的了解完美主义者吗?
以下是鉴定是否属于真的完美主义者:

以上题目有10题以上是肯定答案的,才会归类为纯血完美主义。题目来源于百度百科,如果怀疑其真实性,那就直接去怀疑百度去吧!
完美主义者真的需要改变吗?
不,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你只看到了它给你带来的苦恼,却没有看到它给你带来的优势。劣势我就不再提了,我来总结下优势;
工作上:
在工作时,他们采取的方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事前大多数都从形形色色的指南丛书中搜集很多专家的意见,或综合、或择其善者而行之。对于他们感兴趣和认为应该做的事,完美主义者总是全力以赴。他们会认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以便工作时的每一分钟都能够起到最大的作用,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是一丝不苟的,而且一般只要工作结束,其结果跟他们预想的都一样或差得不远。对那些他们不在乎的事情,他们却显得有些冷淡和漠不关心。
性格上的执着:
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的性格也会使他能力四射,因为在决策时需要他们。他们在决策前,一定要研究所有的相关细节以做到万无一失,还会认真地衡量投资报酬率。基于对效率的考虑,他们会把每一个人、每一件材料用得恰到好处,决不浪费时间去做无用功。有时,他们收集信息到了事无巨细的地步,诚然,此举过于耗时,然而对于正确的决策来说,确实是必不可少的。他们认为做亡羊补牢的事不如未卜先知、防患于未然。正是这种局限于细枝末节的性格让他们的决策往往成功。
面对事业:
他们很有创造力、判断力,也勇于创新有时他们要蛮横地强迫别人跟他们作出同样的决定。当其他人了解了完美主义者的性格后;只要维护完美的原则,任他做什么事都可以得到完美主义者的谅解。每当工作进行顺利时,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观点和计划总是简明扼要地交待给别人去做,别人采取怎样的工作方式他们也不愿去干涉,只要照此能达到他们预期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怀有相当的自信,而且比别人更加勤奋,心胸也较宽阔,较易信赖他人。对其他有跟他相同性格的人,他们还有惺惺相惜之意,那些出色的人受到他们与别人一样的钦服和尊敬作为领导的完美主义者是十分欣赏工作有效率而且具有魅力的下属的。在会议上。完美主义者大多时候是会议的主持者。在会前他们已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不愿意浪费时间;也不愿意让会议无功而终,所以,他们显得激动和专制,但在时间和条件的允许下、他们也会给与会者足够的发言机会。闹成一团的会议场面是他们所深恶痛绝的。在对工作的重点指示和责任分派上;由于他们已掌握大量的信息,对下属了解得很充分,他们处理这类事情干净利落。在工作进行中;他们对工作进展情况的掌握和追踪一丝不苟,而且往往能够达到了如指掌的程度。
面对爱情;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他们对配偶要求颇高,但他们对待爱情是忠实的,而且是全心全意的付出的。正是由于用情“过专”他们很容易在爱情的旅程中受到挫折和伤害。他们是较负责的,对爱人的一切都非常关心,这显出他们的社会道德感也较强。为了获取爱人的欢心,他们往往比以往更加勤奋地工作,但在热恋时,他们却显得不太主动,有时甚至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缘于完美主义者不喜欢相互依赖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生最大的目标不应该放在卿卿我我之上,而应放在事业的成就之上,对过多的约会他们觉得是浪费时间以致于有些冷淡。
面对以上的优势,还觉得完美主义者一无是处吗?还需要彻底改变吗?如果答案肯定的,那作者我接下来说的改善的建议,就不要往下看了。
不卖关子了。至于如何改善;根据实地拜访了多个心理学教授究其原因;他们只说了短短几句话:完美主义者产生的缘由,最终的根源回归到患者的原生家庭环境,学生年代受到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想要彻底的解决,首要的方法就是脱离原生家庭环境独自生活,完美主义的心态就会日渐消失,但是一些极为根深蒂固的特点就会保留下来,有利也有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即想要好的,又不想去兼并不足,那自己还是去读读网上的鸡汤去寻找下安慰吧。
至于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只是本人实在是看不惯网上写的那些鸡汤良药,简直就不能给出任何建议。而且还让读者误解了完美在主义者的定义,带偏了轨道,请问还如何去改善呢?好比火车偏离了轨道,还是你心目中想要去的地方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