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深度思考
有些人在自媒体的选题里已经死了几万次

有些人在自媒体的选题里已经死了几万次

作者: 扶苏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4-07 00:38 被阅读0次

01

去年暑假我在某大号实习时,看到一份十分诡异的文件。

是的,那些都是活人的名字,只是在这份文档里他们已经被死亡几万次了。

热点嘛,速度一定要快,而且角度还要新。

所以,那些名人已经躺在这些文字里,被反复修改几百遍。

不行,这个角度太常见了。

不行,这个受众面远远不够。

不行,这个别人都能想到。

不行,再添点边角料最好。

后来,你知道了,金庸老爷子去年10月份去世。

一瞬间,无数大小号立马反应过来,小修小改即刻推文。

当然,那次老东家数据并不好。

他们分析是写得不够煽情。

02

那一次,整个互联网都沉浸在悲伤中。

金庸仙逝3个小时里,微博热搜的top10已经占据了7条关于老爷子的话题。

到傍晚7点左右,消息开始井喷达到峰值,自不自媒体已经不重要,连电商都加入了队列。

哦,淘宝也不会错过。

一瞬间不管读没读过查先生小说的,都在念叨: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尽管还有一些媒体人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其实,也没什么意思,就是老爷子写的几本书串起来而已。

逝者还没出殡,各种野鸡KOL已经开始八卦起他的风流情史。

可悲可叹。

其实,也不光是新媒体喜欢吃人血馒头。

杨绛先生的讣告新闻,据说很多纸媒在十几年前就备好了。

可惜,很多公司直到倒闭也没有用上。

03

前几天,埃航波音737MAX空难的新闻,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可你不知道的是,在望京soho的写字楼里,有上万家媒体的编辑熬着夜加着班。

他们要借着热点赶在其他竞争对手之前发出一篇刷屏的稿子。

美其名曰:悼念。

在公众号每天只有一次推送机会的机制下,有的公号甚至临时换掉了原本的推文,决定用这个大招吸一大波流量。

虽然小编们的笔下怀着死亡的悲情,可是他们搜索已故名人的边角料的时候,显得比任何人都要生机勃勃。

“文字要短,要独特。”

“角度要新,别人想到你不要写。”

“这篇发出去至少要涨粉5千。”

老板在办公室一遍一遍焦急嘱咐。

前天,我看到一个我挺喜欢的大号也推送了一篇相关文章。

我有点失望,然后留了言。

当然不敢精选,但对方还算是礼貌回复了我。

怎么说呢,有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别人是真发自内心想表达一些东西,还是只是想收割韭菜。

我不知道,我真不知道。

我只知道当我看到一篇篇雷同的像一个妈生的文章时,我只是苦笑。

最后,那篇文阅读量具体是多少我不清楚,反正好看量已经有7000多了。

但我一点也不羡慕,真的。

我羡慕过好多好多文章阅读量高,但这一次我没有。

我不是说不能写,是你不要挖空心思为了流量而写。

这一次无良媒体给遇难者家属造成了巨大伤害,尤其是一名22岁的遇难女大学生。

3月11日开始,不断有大量媒体集中报道,曝光遇难者的生前网络账号。

她的个人照片、生活信息,个人隐私被扒得精光,还被顶上了四次热搜。

最后,家属被逼无奈注销了她的账号。

这是多么痛心的一件事啊,本来微博里还有女儿最后一点回忆和足迹。

如今最后一点念想都没有了。

为什么?

就是因为无良媒体披露女孩隐私,结果网友一窝蜂跑到姑娘微博上去骂。

“坐飞机的都是有钱人”

“看来有钱人都比穷人死的早啊”

“穷人才不会去作死”

那些无良记者更是一边曝光遇难者隐私,一边开始骚扰其朋友和父母,美名其曰“访谈”。

可是,这一次遇难者有8个是祖国同胞。

那其他7个呢?

你们怎么不去关心一下?

不关注埃航事件,不关注后续跟进报道,而是将一个遇难者冠以“女大学生”的字眼大肆报道。

如果遇难者里没有那个女大学生呢?

如果没有可以引起关注的新闻点呢?

那你们还会这样不厌其烦去“关心”她么?

不会,你们不会!

我想起当年姚贝娜在ICU病房里躺着的时候,一水的娱乐记者待在大门口写好了草稿蓄势待发。

他们的推送里充满惋惜怜悯,但内心巴不得姚贝娜快点死,然后一键发送了事。

这就是伪善的媒体。

你还记得去年的滴滴空姐事件吗?

随着事情的发酵,媒体纷纷开始曝光披露的是什么?

不是真相,不是对监管的控诉,更不是犯人的相关报道,而是受害者的照片。

“21岁空姐”、“照片流出”、“花季少女”

请问在新闻标题中,用上这些词语居心何在?

曝光受害者照片有什么意义?

消费死者不怕招雷劈吗?

在鲁迅的《狂人日记》里,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那些喜欢吃人血馒头的,他们关心的,永远都不会是事件本身,而是流量。

他们收割流量之后,还要一脸正义说“只为苍生说人话。”

如果你说那些还不算是吃人血馒头的蛆!

可连死亡都能被消费,那么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去敬畏?

04

几天前,一架飞机失事了

很多人忙着赶集

他们担心去晚了

吃不上席

赴一场葬礼

有人永失我爱,痛到无语。

有人哭丧着脸,心想

席上会有龙虾还是鲍鱼?

有人嚷嚷

你看,她死了吧,

我早就说过

波音飞机不行

你看,她死了吧,

我来教会你一个道理,

此生不管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了

快点开吧

这是我

通宵想了几夜的爆款选题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

请不要转发,也不要点蜡!

请不要因为死亡而同情我;

请不要因为死亡而抬高我;

请不要在我的灵车上

搭载你那些廉价的货物。

我不喜欢你们对待死亡的轻佻,

也不喜欢那些手指下的热闹。

那些来吃席的人

请滚开

不要来打扰我!

                    ———致那些伪善的自媒体

注:最后一首诗,是去年很多媒体消费李咏时,我建议老张发篇文怼回去,然后老张发了一首诗,我这次有借鉴成分。


作者/桉宇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些人在自媒体的选题里已经死了几万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cj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