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孔老先生这句话的高度比较高,是站在治理国家的角度上来说的。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国泰民安且法制有度,并不需要我们对治理国家提出什么见解或者给出什么大道理。
但在进行公司管理或者团队管理甚至个人成长时,却可以学习借鉴孔老先生的观点。
1.敬事而信
就像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凡事也都是一样。
既敬事而信,就有敬事不信。
而敬事不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治国如同儿戏的周幽王,用烽火戏耍诸侯,下场悲惨。
而这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敬畏心。
每年春季都是各大企业进行春季校招的时候。
各大企业对管培生的重视程度远超前几年,每年的招聘数量都在不断提升。
但这两年总会时不时的遇到一些不可抗力影响企业进行管培生招募。
就好比房地产行业,很可能上年秋招时岗位很多,大规模招募投资管理岗位,但到转过年来的春招,因为拿地政策或国家政策影响,签了就业协议的同学也会被告知公司取消岗位无法入职了。
这些可以理解为受外力影响导致,企业和个人都有损失。
有些企业在校招宣讲初期不明确招聘要求,“吸引”大量各大院校学生参与宣讲会,成果展示时宣讲会现场爆满。
但实际上有些企业只招募双一流院校学生,之所以不吐露这个要求,就是为了确保有足够的“分母”到场,宣传照片好看。
这不止是人力宣传的敬事不信更是企业的敬事不信,对企业品牌极易造成恶劣影响。
做事没有敬畏心,怎么可能打胜仗,怎么可能会成功?
02.节用而爱人
其实孔老先生的这句话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放在企业管理里,就是一个公司花钱谨慎,现金流运转较好,稳健发展;而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不断成长。
文艺点说,这个企业不仅有健康的财务报表,更有健康的人。
做过人力资源的人都知道,人事管理核心其实是选用育留几步。而一个合适的人在适当的岗位上能创造出的价值又是不可估量的。
而一个企业如果风险意识淡薄,公司花钱大手大脚,现金流运转不好,那很可能随时都有倒闭的风险。这样的企业怎么会让员工有安全感、有归属感?更勿论谈什么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了。
而如果企业风气不正,人人都在想着偷奸耍滑、浑水摸鱼,即便企业再想变革、发展,也是心有余力不足。你怎么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不节用则谈不上爱人。
而这些其实可以通过企业HR在进行团队搭建及人才选拔时做好把控,把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后期又可以通过完善而又切合实际的培训、选拔制度来实现企业与员工共成长的目标。
企业与个人的成长其实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3.使民以时
这句话放在古代就是:不管让老百姓做什么,都别耽误农时,错开时间(毕竟古代还是农耕社会,民以食为天)。
放在现代就简单多了,相当于变相的提醒企业主:不要把员工当成随叫随到的传呼机,员工是独立的人,你要尊重他,你要让他有自己的生活。
可作为员工的自己,细想起来都会苦笑:从踏入社会的那刻起,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为了升职、为了加薪……996,007都快无法满足自己对公司的“热爱”了,恨不得在脑门上贴个纸条:请随时找我。
毕竟,领导有事第一个想到找你解决,说明你还是有可用之地的。
个人空间,暂时不需要的。
欧美那样一条三八线就把工作生活分的清明的情况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生活与工作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每一个企业、每一位员工真的有那么多做不完的项目、完不成的工作么?
其实不见得。
虽然每一个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工作开展的节奏也不尽相同,但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技能培训绝对是可以帮助员工提升工作效率的,可很多企业会用实际行动反驳“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道理,想抓住眼前的、即时的利益。
尊重员工本身也就无从谈起。
于是我们会看到很多企业HR任重道远:
一方面老板要速度要绩效要结果,需要员工以司为家;
一方面员工要发展要成绩要成长,需要公司以人为本。
如何在两者间做到平衡,让双方信任彼此、尊重彼此,得以长足发展,不仅仅是从企业HR本身做起,更是一件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事宜。
每天学习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关于“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