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
【“死亡”的诠释】

【“死亡”的诠释】

作者: 兴时态_198812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21:58 被阅读358次

    【“死亡”的诠释】

    【“死亡”的诠释】

    中国的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

    西方的哲人大约会倒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

    中西人生哲学的分野就在于此。

    死是哲学、宗教和艺术的共同背景。

    在死的阴郁的背景下,哲学思索人生,宗教超脱人生,艺术眷恋人生。

    美感骨子里是忧郁,崇高感骨子里是恐惧。

    前者是有限者对有限者的哀怜,后者是有限者对无限者的敬畏。

    死仍然是共同的背景。

    我想象自己是草地上的一座雕像,目睹一代又一代孩子嬉闹着从远处走来,渐渐长大,在我身旁谈情说爱,寻欢作乐,又慢慢衰老,蹒跚着向远处走去。

    我在他们中间认出了我自己的身影,他走着和大家一样的路程。

    我焦急地朝他瞪眼,示意他停下来,但他毫不理会。

    现在他已经越过我,继续向前走去了。

    我悲哀地看着他无可挽救地走向衰老和死亡。

    各种各样的会议,讨论着种种人间事务。

    我忽发奇想:倘若让亡灵们开会,它们会发怎样的议论?

    一定比我们超脱豁达。

    如果让每人都死一次,也许人人会变得像个哲学家。

    但是,死而复活,死就不成其为死,那一点彻悟又不会有了。

    死亡不是一个思考的对象。

    当我们自以为在思考死亡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所做的事情不是思考,而是别的,例如期望、相信、假设、想象、类比等等。

    不过,我不反对这样做,因为对于死亡的真正思考是不可能的,我们除了用各种诗意的解说来鼓励自己之外,还能够怎样呢?

    死本质上是孤单的,不可能结伴而行。

    我们活在世上,与他人共在,死却把我们和世界、他人绝对分开了。

    在一个濒死者眼里,世界不再属于他,他人的生和死都与他无关。

    他站在自己的由生入死的出口上,那里只有他独自一人,别的濒死者也都在各自的出口上,并不和他同在。

    死总是自己的事,世上有多少自我,就有多少独一无二的死,不存在一个一切人共有的死。

    死后的所谓虚无之境也无非是这一个独特的自我的绝对毁灭,并无一个人人共赴的归宿。

    死亡不是同归大海,而是各回各的源头。

    对死的思考尽管徒劳,却并非没有意义,是一种有意义的徒劳。

    其意义主要有:

    第一,使人看到人生的全景和限度,用超脱的眼光看人世间的成败祸福。

    第二,为现实中的死做好精神准备。

    第三,死总是自己的死,对死的思考使人更清醒地意识到个人生存的不可替代,从而立足于死亡而珍惜生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独一无二的价值。

    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

    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

    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

    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凡活着的人都无法参透死后的神秘。

    依我之见,哲人之为哲人,倒也不在于相信灵魂不死,而在于不管灵魂是否不死,都依然把灵魂生活当作人生中唯一永恒的价值看待,据此来确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对过眼云烟的尘世生活持一种超脱的态度。

    我常常观察到,很小的孩子就会表露出对死亡的困惑、恐惧和关注。

    不管大人们怎样小心避讳,都不可能向孩子长久瞒住这件事,孩子总能从日益增多的信息中,从日常语言中,乃至从大人们的避讳态度中,终于明白这件事的可怕性质。

    他也许不说出来,但心灵的地震仍在地表之下悄悄发生。

    面对这类问题,大人们的通常做法一是置之不理,二是堵回去,叫孩子不要瞎想,三是给一个简单的答案,那答案必定是一个谎言。

    在我看来,这三种做法都是最坏的。

    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不妨与他讨论,提出一些可能的答案,但一定不要做结论。

    让孩子从小对人生最重大也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保持勇于面对的和开放的心态,这肯定有百利而无一弊,有助于在他的灵魂中生长起一种根本的诚实。

    据说,临终的人容易宽恕一切。

    我想这并非因为他突然良心发现的缘故,而是因为在绝对的虚无面前,一切琐屑的往事对于他都真正无所谓了。

    死是最令人同情的,因为物伤其类:自己也会死。

    死又是最不令人同情的,因为殊途同归:自己也得死。

    人的一生,有多少偶然和无奈。

    我们都将死去,而死在彼此的怀抱里,抑或死在另一个地方,这很重要吗?

    对于死亡,我也许不是想明白了,而是受了哲人们态度的熏陶,能够坦然面对了。

    对于一切悲惨的事情,包括我们自己的死,我们始终是又适应又不适应,有时悲观有时达观,时而清醒时而麻木,直到最后都是如此。

    说到底,人的忍受力和适应力是惊人的,几乎能够在任何境遇中活着,或者——死去,而死也不是不能忍受和适应的。

    到死时,不适应也适应了,不适应也无可奈何了,不适应也死了。

    我知道什么呢?

    ——所以我年轻。

    于是我不得不承认,只要活着,青春就是一种轮回。

    而忘记年龄的人不会老,——当然会死。

    我最生疏的词:老。

    我最熟悉的词:死。

    尽管我时常沉思死的问题,但我从不觉得需要想一想防老养老的事情。

    生命中充满不测和灾祸,我惊奇自己竟然活到了今天。

    可是,即使活到了一百岁,我对死亡仍然大惑不解。

    曾经有无数的人受难和死去,而我现在坐在这里,写着东西,思考着……

    【“死亡”的诠释】

    丁俊贵

    2018年8月7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死亡”的诠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dz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