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历史跨度从公元317年至370年,讲述的仍是晋朝时期的故事。彼时各朝代纷争不断,局势混乱不堪,晋王朝依然毫无起色。起初,主要人物是汉主刘聪,此后则是前赵、后赵等诸多势力 ,如前秦的苻坚、苻雄,燕国的慕容俊等等,晋国这边则有后来的桓温 。
以下零零散散读后感:
刘粲代表的文官集团一心想要削弱皇室权贵。当然,他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自己能当上皇太子。他除掉了皇太弟刘乂,自己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子 。
晋朝的参军殷乂,奉命去劝说起义的张平等人归顺晋朝。但他瞧不起张平,对张平的房屋以及屋内的器具大肆贬低,结果被张平斩杀。这表明说话办事一定要注意分寸。即便对方地位或许不高,但当时的情形是对方手握利刃,而自己毫无防备。
汉丞相范长生去世时将近100岁,名字没白起。属地的百姓像尊奉神灵一样敬重他。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他德高望重,而不只是名字取得好。
彭坡屋主陈川自称陈留太守。祖逖攻打他时,陈川派部将李头迎战,李头作战有功,祖逖对他格外看重。于是李头时常感叹,要是能成为祖逖的部下,就算死也没有遗憾。陈川听说后,就杀了李头。
周访在逃跑时,徐龛的部将快要追上并杀掉他,等到朝廷论功行赏时,却是刘遐获得战功。徐龛十分生气,就占据泰山,背叛晋朝,投降了石勒。作为君主,最为关键的事情就是合理论功行赏。
汉赵刘耀回到长安后,定都于此,并立自己的妃子羊氏为皇后。这位羊氏就是过去晋惠帝的皇后,可见当时对女子的贞洁观念还没有特别严苛的要求。
北方的高句丽、宇文部、段氏这三国合兵,攻打慕容廆。慕容廆分析他们没有统一的指挥,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先采取防守策略,时间一长,他们必然会相互猜忌,到那时再进攻,一定能打败他们。结果果然如此。这说明任何组织都不能各自为战,必须有一个主心骨来统一指挥,才能成功。
祖逖和石勒当时实力相当,双方各自以仁德治理辖区,互不侵扰,反而能够相安无事。
王敦当权的时候,他的兄弟王导为了保全自己,没有维护周顗(周伯仁)。然而之前周顗实际上曾上表保护过王导。后来王敦把周顗杀了,王导在清理旧档案时,才看到周顗救护自己的上表,于是发出“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的感叹,这个典故便源于此。
王敦性情暴虐傲慢,他所任用的沈充等人也都是凶恶阴险、奸佞之徒。他们大肆建造府第,侵占他人财产,甚至公然抢劫。有见识的人都预见到,他们很快就要衰败灭亡了。
后赵石虎常年征战,致使百姓流离失所。
成汉的任颜谋反被杀,任颜是任太后的兄弟,于是成汉国主李势把汉旧主李雄的所有子嗣全部诛杀。高层的权力斗争往往极其残酷,动不动就赶尽杀绝。
慕容翰对战宇文部落和高句丽。这一仗打得十分精彩,充分展现了慕容翰卓越的军事才能。由于高句丽更具攻击性,于是慕容翰决定先攻打高句丽。宇文部落虽未敢趁机偷袭,但在打败高句丽后,慕容翰还是顺势攻下了宇文部落。在战争年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野心就容易被吞并,但如果攻击性太强,又容易率先遭到针对。
慕容皝手下的高诩精通天文。有一天,慕容皝对高诩说:“你有好书却不给我看,这怎么能算得上忠诚呢?”高诩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应该执掌大政方针,而不是去处理具体事务。执掌大政方针的人安逸,处理具体事务的人辛苦。所以后稷负责播种庄稼,唐尧不会去参与。尊贵的人最主要的职责是谋划大事,把控好方向就行了,具体事务交给手下去做。”说的是战略决策的重要性。
石虎晚年穷奢极欲,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当官的趁机徇私枉法,以权谋私,中饱私囊。那些极力盘剥百姓的官员,反而能得到石虎的奖赏。可见当时社会黑暗,官民矛盾尖锐。
石虎的儿子石韬和太子石宣争权。石宣杀了石韬,被石虎发现。于是石虎又杀了石宣。石宣的儿子才一岁,却也没能逃过被杀的命运。
用兵的策略是,敌人强大时就用智谋,敌人弱小的时候就用优势兵力强攻。
冉闵起初对胡人赶尽杀绝,尤其是几乎将石虎的后代全部杀灭。但后来和慕容恪作战时,又想招募胡人为自己效力,最终因战败被慕容燕国的慕容恪擒获。
殷浩与桓温年轻时就声名相当,双方其实一直在暗中较劲。然而殷浩后来被废黜,虽然他表面上没有流露出忧愁怨恨,但常常在空中比划着写“多多怪事”。何充后来评价殷浩,说他有德行,也善于言辞,如果让他出任尚书令或仆射,足以成为百官的表率。于是桓温准备任命殷浩为尚书令,并写信告知他。殷浩欣喜若狂,可在准备回信的时候,反复拆封检查,竟达十多次,最后忙中出错,给桓温回了一封空信。桓温大为恼火,从此打消了启用殷浩的念头。殷浩还是过于紧张,因忙中出错而显得毫无沉稳之气,难堪大用。桓温生气的原因,应该不只是收到一封空信,而是觉得自己看错了人。
这段历史中有很多大段内容,讲述某人当上皇帝或篡权夺位成功后,就开始大肆分封夺权的功臣。这些内容相当于现在的任命文件,可以跳过不看,没什么实际意义,而且也很难理解其中深意,参考价值不大。
当时皇室内部斗争、互相残杀的情况屡见不鲜。
前秦的苻生是个独眼,为人极其凶狠残暴。大概残疾之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心理问题,尤其是自幼残疾的人。
有一次,苻生晚上枣吃多了,早上感觉不舒服,便召来太医令程延给他诊脉。程延说:“陛下没什么别的病,就是枣吃多了。”苻生听后大怒,说:“你又不是圣人,怎么知道我吃枣了?”随后就把程延杀了。
王猛有才能但为人比较狂妄。如今看来,老王家的人才确实不少,比如之前的王莽。怪不得姓王的人这么多。王莽基本上是以法家理念来改革,而王猛辅佐前秦,有点类似于之前商鞅在秦国的作为。
燕国的太宰慕容恪想要重用李绩,但是当初李绩在旧主慕容俊面前,说过现在的君主慕容暐的缺点。慕容暐因此坚持不用李绩,最后李绩只能郁郁而终。所以评价他人时一定要万分小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