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飞远去,看你离我而去,原来你生来就属于天际;每一滴泪水,都向你流淌去,倒流回最初的相遇。
这段歌词,恍如是您说给您面前那位口吃但却满怀抱负的青年。
想到您,就会想到故乡,想到那个温暖的家。
蓓蕾初绽的我,吟诗词,诉尽了相思,梦里寻您的影子;碧玉年华的我,在您的身边度过了人生中那个最重要的生日;如今的我,再次在如拳大小的心房深处寻找您的踪迹,却是为了心灵的宁静与救赎。
请容我远隔千年时空,向您喊出:
我爱司马懿!
我爱司马懿!!
我爱司马懿!!!
最开始对您萌动起原初的好感,其实是在初二的时候。因为班上一个令我看着最不爽的“学婊”(指平时总说自己很差、考试成绩却很好的学霸)。他叫茅修宇,茅草的茅、修理的修、宇宙的宇。
至今还记得,他在新生入学时的自我介绍中死皮赖脸地自称为“茅以升的后代”;至今还记得,他每次考试时过关斩将取得的骄人成绩;至今还记得,我在与他相遇之后合演过的那一场场令我身心俱疲的闹剧;至今还记得,他以龙泉剑饱蘸白磷铸成的那桩大错;至今还记得,自诩随台湾某“催眠王子”夏东豪学过催眠术的他那副盛气凌人的模样;至今还记得,他在家长会上向大家介绍学习经验时的轻描淡写;至今还记得,在听说他装病去补课之后,母亲一脸的不齿;至今还记得,我私下里对他不知多少次的疯狂吐槽:“这人有毒!他就因为一进初中 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 年级前三 然后班里同学就开始神化他、吹捧他……”“那个时候 什么茅修宇用过的餐巾纸啦、茅修宇吃过的半碗饭啦 在我们班同学眼里可都是神物!”……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令我相当不爽的人,父亲居然将他与我儿时最喜欢、最崇拜的诸葛亮联系在一起,说他“继承上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那时的我,才刚刚小学毕业,很傻很天真地想要成为女版诸葛亮;这童心的小芽芽,却被父亲的一句无情呵斥所摧折了:“你必须考到门门第一,你才是真正的女诸葛!”
兴许是因着这样的条件反射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诸葛亮的感觉由狂迷褪色到不冷不热,再冷却到完全无感。
初二的那个暑假,我开始涉足心理学,无意间看到了《司马懿是B型人格的典范》这篇文章。被这个充满新鲜感的标题深深吸引着,我看入了迷,但并未认真研读,走马观花而已。文章的后半段,决定性的一句话令我眼前一亮,将我引向了后来对您七年多深深的崇敬——司马懿用自己强健的体魄和一时的隐忍,拖死了“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他其实很厉害。
司马懿。
司,马,懿,仲,达。司者独当一面,马者驰骋千里,懿者尽善尽美,仲者一统寰宇,达者前程远大。
最初的最初,我仅仅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儿好听,那个懿字笔画很多、非常难写,而且司马懿那强壮的体魄有点像我,沉默而隐忍的个性像我的父亲,对下属的宽容像我的姑妈,永不放弃的韧劲像我的姐姐,务实的精神又像极了我的母亲。然后,我纯属好奇地四处搜索关于司马懿的介绍——瞬间改观!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发明了军用木屐、司马懿得胜鼓、大将军酒;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厉害啊!
我翻完林林总总的网页之后,发出了这样一声感叹。自此记住了这个名字。
再后来,由于闺蜜的引荐,我踏上了懿迷的不归路;从此,您便成了篡夺我心国的那个人。
很多人问过我,你为什么喜欢司马懿?你喜欢他什么?
肯定不是他的外在。我知道现在许多游戏、动漫之类的二次元产品把他的形象塑造得相当清秀而邪魅,个个头顶高帽,手持法器,身边还有白、金、青各色婴孩状的鬼魂围绕……并且,制作商们还给司马懿设定了改命、改判等看上去玄之又玄但却出神入化的技能,导致一大票子人喊着“司马懿好帅”这样的话,嚷着自己喜欢他。
但我不是。我是对那些小白脸形象提不起兴趣、看着动画版三国里那个像《欢乐颂》中“樊胜美”一样身高肩宽的司马懿反而能感到万般幸福的。我相信,真实历史上的司马懿就是那副样子。要说具体一点的形象,四年多来我最喜欢的,便是动画中那个玄黑袍加身、头顶远游冠、进门老是被门撞、每顿能吃一只鸡、声音低沉而浑浊的他。看到他和两个儿子一起喝鸡汤的情景,就会联想起我父亲上大学时一顿吃掉一整只烤鸡、满嘴流油宛若“蒙古大汗”的那份恣意与豪放,联想起我外公还在电厂工作时在雪夜的火锅前大嚼羊蝎子的淋漓酣畅。
我还听说,平定辽东时,连日里天降大雨,司马懿与士兵们一起浸泡在冰水里;许多年轻的士兵都生病了,司马懿却平安无事,连个感冒都没得,腿上一点湿疹也没有……
这样的一个司马懿,浑身都溢满了辛香而走窜的火气,身边又怎会有鬼魂围绕呢?
并没有任何记载说明,真正的那个他长得有多好看。那时候公认的帅哥,孙策周瑜诸葛亮赵云夏侯玄潘安……等等等等,没有司马懿。最多最多,也就只有寥寥数句“天姿迈杰”、“天挺之姿”。可这说的是什么?是气场。而动画版三国里那位健壮、坚实而睿智的老者,按照现今的所谓“小鲜肉”式娘炮审美当然不能说帅气,但从正常标准看来,简直是伟丈夫;在气场这点上,我也相当喜欢。
司马懿,我敬佩您。您是司马家低调聪慧的二公子,是“每有大谋,辄有奇策”的太子四友之一,是八日擒孟达、五丈赢诸葛、计日平辽东的大将军。
您是优秀的父亲,也是优秀的丈夫。
第一点无需多言,第二点争议最大。
史书记载,您在发妻年老色衰之时怒斥“老物可憎,何烦出也!”张春华愤然绝食,“诸子并不食”,儿子们跟着母亲一起绝食。最后您只好回来道歉。
但稍微分析一下,像您这样低调行事之人,这样连诸葛亮送来的“巾帼妇人之饰”都能一笑置之之人,这样隐晦待时一举诛灭曹爽之人,怎么会把一场普通的家庭争吵闹得沸沸扬扬,到被史官“记录在案”的程度?而且后来还要主动和别人说“老物不足惜”?
再看看您与张春华第三子司马干的出生年,公元232年,其时张春华43岁,司马懿53岁。绝食事件如果要发生,也一定在此之后。难道骂完“老物可憎”,然后接着造人?
我大胆地猜测一下,如果这件事情是您俩联合演的一出戏呢?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逝世,您和曹爽共同辅政。但不久曹爽便将您明升暗降,夺去实权,专擅朝政。公元247年,您称病辞官。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
那么,如果这事就发生在您辞官回家的时候呢?既然要让曹爽放松警惕,那么我就假装耽于玩乐,宠幸小妾,故意与发妻争吵,让人觉得我已经沉迷声色——如果是这样呢?
别忘了,这对夫妻可是真·影帝。当初装瘫痪推辞曹操的征辟,一装就是七年。而且张春华这种能手刃婢女的血性女子,若是真的因为丈夫移情而发怒,恐怕不止绝食这么简单。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推断。但记载就那么两三句话,不靠推断还能怎样?
一年后,一件看起来匪夷所思、听上去愚昧透顶,并且差点断送我卿卿性命的事情,更是让我深信,我与您前生有缘。
那一年,我正值初三这个最紧张的关键时刻。有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的父亲于此时此刻也将心揪紧。为了我中考顺利,拥有着工商管理MBA硕士学历的他竟变得迷信起来,先后到龙华寺、五台山去为我烧香拜佛。也就是在五台山的文殊祠里,一群自称“义工”的人塞给了他许许多多《和谐拯救危机》、《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灵鬼附体的真相》……诸如此类林林总总、乍看上去不知所云的光碟。
父亲看完这些光碟后,当场泪流满面,说自己不该顶撞、嫌弃我的祖母……然而,我却做梦也没想到,这也是我花季里噩梦的开始。
原来,那几盘光碟全都是由一些道貌岸然,自称脚蹬布鞋只用一块钱手机、实则坐拥华屋广厦以及各种奢侈品的“假大师”主讲的。在碟片里,他们胡诌什么女生不能有自己的工作、只能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要不然就会得癌遭报应,妄言什么鸡蛋绝对不可以吃、牛奶绝对不可以喝,甚至瞎扯吃什么动物的肉就会被什么动物的神识附体!
更可怕的是,我父亲在看了那些光碟之后,完全被其洗脑,不仅自己率先带头“戒肉”,也禁止我、我祖母和我的姐姐妹妹们吃肉、吃鸡蛋、喝牛奶。我们这不堪其苦的三姐妹很快忍受不了,身体也一天一天地消瘦下去,我祖母更是在那年的体检中查出了重度骨质疏松。但即便如此,父亲对我们饮食的限制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至今犹忆,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在那段日子里,我仿佛到鬼门关走了一遭。
当成绩查询网站带来我中考差0.05分失利的消息之时,平日里对我循循善诱、悉心安慰的父亲,竟然张口就说我“吃肉太多,被猪、牛、羊、鸡、鸭、鱼、虾等动物的灵魂附体了,因为它们的灵魂肯定什么也不懂”,还说我“身上都附了一个动物园了”……我听得傻掉了!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父亲又说出了一句令我感到荒唐至极的话:“要想解决这些附体,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苦禁食',换句话说就是光喝水不吃饭,把那些动物的神识全都饿出来就好了;不然的话,时间一长,魂就清不走了,你就会失去理智、六亲不认,最后跳楼自杀……”
从那以后,我想吃个馍、吃碗面条,都会被父亲毫不留情地夺下、带走;我饿得实在没有力气,向父亲抱怨自己“有点小瞌睡”,父亲却暴怒地呵斥我道:“多做几道题就不瞌睡了!”
……
终于,在第七天的清晨,我虚弱地昏倒了。母亲和姐姐见状,连忙把我送到医院,挂了急诊,又是静脉输营养液又是吸氧,舞弄了好长时间我才醒过来。随后,我在医院里一住住了半个月。
“你的女儿属于严重营养不良,已经到了虚脱的状态,再晚送来一个小时,你就要失去她了。”医生对母亲说的这番话,听得我阵阵脊背发凉。
我康复出院之后,母亲得知了事情的真相,牙一咬、心一横,背着父亲将我从上海带回太原老家养病。她希望太原的黄土地、汾河水、高粱面、老陈醋所具有的自然治疗力,能够将她那个充满活力的、健康的女儿重新带回她的身边……
在太原,我觉得自己终于安全了。祖母的精心照料,母亲的温言细语,以及她们变着花样做的种种美食:红薯粥、南瓜拌饭、烙饼、老虎菜、烧茄子、焖面……都如春风化雨,温暖着我的心田。
就在回到老家的第六天,我于梦中与您邂逅。
在梦里,我走过一家毒气泄漏的化工厂。一不小心,一阵青烟扑向了我,我也没太在意,将青烟吸了进去,过不了多久便中毒昏迷了;送到医院抢救,医生说必须换血(就是把全身的血液用别人捐献的血换掉3/4的体积),不然的话要么抽搐而死、要么大脑受损变成傻瓜,就是连1+1都不会算、把衣服当成裤子穿、拿着白粥去刷牙的那种……
然后,等我悠悠醒来的时候,发现给我献血的人居然是您。您就坐在我身边,峨冠博带、长襟宽袖,双眉紧锁,看向我的目光里充满着殷切期望;您的脸色看起来略微有些苍白,胳膊上那点抽血的痕迹宛若一点殷红的山丹丹花,又如一团跳动的火焰,与您暗黄的肌肤相映成一幅苍凉的画面……我愈是细看,愈是心疼,连忙托人为您带来了您最爱吃的铁棍山药、鸡肉和羊肉,只为让您把血及时补回来。
“司……司马大人,谢谢您……救了我。”看着身旁您狼吞虎咽吃鸡的样子,我有气无力地对您说。
“不要谢我——”您停下手上的动作,拖长了声音道,“你的遭遇,懿都知道了。懿一生聪慧重现实,从不相信什么佛啊,业报啊之类不切实际的东西。”
我静静地聆听着,让您的话语渗入我的意识。从您北极星般的目光中,我似乎得到了某种启迪:或许在那时,我就应该运用自己学到的科学和营养学知识去提出质疑、据理力争,而不是被亲情裹挟着险些成为“假大师”的牺牲品……
也许,这就是您所谓的“逆天改命”、“鬼才改判”吧——其实,天命亦可逆;只要心念一改,就能改。
说来也怪,自从那个梦醒之后,我的身体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恢复健康;又过了四天,我彻底变回了先前那个跑步机上狂练半小时不嫌累、手能抱西瓜肩能扛面粉的“怪力少女”。
与此同时,我的父亲也浏览了反邪教网站上的相关内容,开始深深后悔自己之前因受骗上当而做的那一连串荒唐事,并将那些该死的光碟烧得一干二净。昔日的一时脑热在这个家中烧灼出的伤口,一开始慢慢愈合。
司马懿啊司马懿,或许,您真的有将人从炼狱拽回人间的能力,就像《大鱼海棠》中的海棠花女神“椿”一般。
好奇心不断膨胀的我,又开始在“百度”上搜索您的故乡与籍贯。
河内温。
今河南省温县孝敬里。
地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交界处。
也算是植根于那片黄土地上的所在,与我的老家相差无几。
看到这里,我想起艾青的两首诗:《春》和《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前一首诗中,大地“舐吮着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 ,使得逝者斑斑的血迹 “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 ,让在死亡之后回归于静态的万物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呈现出动态;而在后一首诗中,淳朴的大堰河母亲,以“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和“养育了我的乳房” 滋养、守护着陷于绝境之中的人儿,使之自解倒悬之苦,突出重围,完成由无望向有望、从残缺到丰盈的心灵转化,从而取得精神层面上的自由与幸福,使自身的生命价值重新得到肯定,再一次变得可贵。
肥沃的土地,似乎蕴藏着这样一种孕育、承载并拯救生命的能量。自小生于温县、长于温县,植根于黄土地的您,或许正是继承了这种能量,才有了回阳救逆之力,让口吃的邓艾从心灵之死亡中得以复活并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让经历数十年分裂战乱之苦的中国得到重组,也令我重新成为了一个生活的强者……
我憔悴,您让我明媚;用什么,暖您一千岁?
自那以后,我保持了每次回老家过年、探亲都要去您的故地“签到”的习惯。最“艰苦”的一次是来回硬座,抱着粉色的公主小包在火车上迷迷糊糊,早上醒来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否真的睡了觉。但每次跨下火车,想着这里是您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就特别满足。
依稀记得,两年前,举家都在为我庆祝18岁生日——这人生最重要的成人礼。我也不知怎的,忽然提出“光是请吃个饭、拍个写真集、去KTV唱个痛快太没品了,我想去温县的司马懿故里转转,在那里过个古风成人礼,品一品司马懿,欣赏欣赏那里的历史文化,这也是种情怀嘛。”
深知我对您感情的家人们,自然是满口答应。
那一日,中午照例吃了蛋糕长寿面加满桌子的宴席,晚上照例去KTV唱歌唱到喉咙沙哑;第二天一早,全家人便驱车向温县进发。
那个早晨,我带上了去年从苏州买来的白底配青花纹样的精美汉服,还有学校组织香港游学后带回来的许愿瓶,里面装着我对您要发的誓、要许的愿。
夜晚,在焦作市的宾馆里,特地用了添加柚子叶精华的沐浴露洗完澡,我激动得一夜难眠。
待到第二日晨光初放的时候,我梳洗打扮一番,秀雅的汉服外罩上厚重的冬装,坐上了奔赴司马懿雕像所在地的车。一路上,祖父母与我滔滔不绝地聊着,说起您的隐忍术,说起您的宠辱不惊、冷静缜密、严谨务实、屡败屡战……
车缓缓停下,司马懿的汉白玉雕像浮现在眼前。您与我之间,是一条长长的路。
您在这头,我在那头。
我依偎在母亲和祖母身边,一脸不舍,眼角有泪滑落,仿佛是在与自己的天真烂漫作别。
在父亲一番饱含深情的主持、陈词之后,我脱下冬装,手里攥着许愿瓶,在全家人的祝福声中,缓缓走向您……
走到路的尽头,我踏着锃亮的大理石台阶,长长的深蓝色裙摆拾级而上,离您越来越近……
那一瞬间,自小在无神论教育下长大、不信神佛的我,却头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发自内心的敬畏。那是一种对智慧的崇敬,对坚毅的礼赞,更是一种灵魂的洗礼。
那一刻,我甚至隐约感到,自己身上那些不踏实、爱虚荣、爱发脾气、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坏毛病,已经开始被您的冷静心态与务实精神所代替……
告别了您的雕像,正好赶上大姨家儿子结婚,中午准备去那里吃顿酒席、沾点喜气。一路上,我突然爆发出了阵阵的嬉笑声。
“怎么了?笑什么呢?”祖父疑惑地问。
“哈哈哈哈……嫁给司马……啊哈哈哈哈哈……”我盯着手机,笑得直打跌。
原来,整场成人礼的视频被我发到朋友圈里以后,几乎所有加了我微信的人都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复我:
“你这是要嫁给司马吗?祝福你哦!”
“嫁了司马懿这样的人,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你那么单纯,司马懿城府极深,小心被算计!”
“司马懿生性多疑,嫁给这样的人,你会感觉生活在一个随时飘忽不定的时空!任何简单事情的结果都是无法设想的……矛盾的产生无法避免,而且问题的解决会变得更加复杂……”
我苦笑。当然,不只是因为这些透着调侃味道的“新婚祝福”与“善意提醒”。
我对您的虔敬加深一层,是在看了那部感人至深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之后。
电影上映的前夜,我无意中看到了一篇文章———《说话结巴葬送了我的一生》。文中的主人公原本也是个聪明伶俐、口齿清晰的小男孩,但却在上学后由于近视眼看不清黑板、成绩很差而被同学老师处处排挤,因此变成了严重口吃。自此之后,他在校园中屡屡被人误解,找工作时处处碰壁;谈恋爱时,女孩一听说他是个结巴,扭头就走;家人请来15个道士为他作法,但对他却毫无作用。最终,如此痛苦的生活让他萌生了自杀的念头……
看到此处,我想起了小时候听过的“口吃大将邓艾”这个故事。我不禁自问:现在这个时代,要有多少个“司马懿”才能续得了“邓艾”们的命?
第二日的夏夜,在电影院里看着《大鱼海棠》,我不知怎的,忽然觉得片中椿与鲲,正如您与邓艾。
难道不是如此吗?遇难横死、且在其他人世界被视为“不祥之物”的鲲,在椿如母亲一样的照料之下,也终于成长起来并战胜死亡,重返人间,与妹妹团聚;而因口吃被嘲讽为“痴傻”、受尽屈辱的邓艾,也在您的攫升与培养下化身为立下灭蜀奇功的一代名将。
为了让鲲重获新生,椿毅然将自己的灵魂注入它的体内;而您也一定让自己的理性和冷静在邓艾心里夺权篡位,占据邓艾为人处事的皇上宝座,就这样使他成为了老谋深算的大将军。
大洪水的时候,天崩地裂,椿奋不顾身地化作海棠树,修补了海天漏洞、连通了海天两界,一如您血泪滴、心力竭,却为统一中国打下基础,结束了百年战乱;鲲在嫣红的漫漫花雨中游回家,也正如邓艾在您的遗志照拂之下,强渡阴平、直取蜀汉,真正实现自己一生的价值。兴许,那便是心灵的死而复生。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我隐约觉得,您,司马懿,就是那株大椿木:摧伏死难,守望重生,刚毅坚卓,千秋赊永。
信念无敌,有教无类。注重教育人才的您,有一千万个理由,让人肃然起敬。
反观现在的许多老师,不论是在教育方法上还是师德上,根本无法与您相比。
您和您的家族对孝顺的要求都很严格,认为“老人是家中之宝”;然而,现今某位奇葩老师,在学生告诉他外婆身患乳腺癌并要向他请假到医院探望外婆时,居然说什么“你姥姥任何情况下都得支持你学习,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并告知他,如果非要去将会按照旷课处理;更可怕的是,该老师声称,那位学生在学校里“将生死置之度外”地投入学习,有利于老人的健康,甚至还发了一个非官方的链接告诉那位学生,72岁还很年轻,属于刚刚步入中年。如此毫无人情味、只重出勤率的缺德老师,叫人看后不禁想将其插标卖首。
至于那些动辄讥讽考试考砸的学生的任课老师、仅仅因为一些常人看来无关紧要之理由(例如:对异性同学有好感、喜欢布兰妮、说话结巴、不满意父母选择的专业等等)便给无辜少年们上“电刑”并且对他们人格极尽侮辱之能事的所谓“戒网瘾教授”,更是已经不称职了。
《大鱼海棠》播出后的几天,我在网上评论区中看到的,尽皆是对影片中女主角“椿”不堪入耳的骂声。那个纯洁、善良、美丽的客家女孩,红衣黑裙、碧玉坠耳的客家女孩,被无端端扣上了“自私”、“绿茶婊”、“中二少女”之类的帽子。
而在三国归一之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那数百年,您呕心沥血、奋斗一生而完成的所有,换来的也都只是一片谩骂之声。这一切的一切,何其相似乃尔!
后世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大批话本小说、民间戏曲,为了所谓的“正统”,让您在诸葛亮面前变成了懦弱无能、胆小如鼠、计谋屡屡逊人一筹的跳梁小丑,这还不算还要夺走您的生命,在您死时还不放过您,胡乱说您沾唾沫翻书被毒死,硬要您在临死时在诸葛亮脸上再涂点脂粉。再后来,许许多多的三国类书籍和影视也基本延续这一套路:随便一翻,不是您刚刚出仕就有篡国夺权的野心,就是您下毒害死曹丕曹睿曹冲;更有甚者,在自己的书中让您给曹丕吞下您的幽精(注:幽精,三魂七魄中的“三魂”之一,主管性欲),令曹丕沉溺欲海不能自拔而殒命。
黑子们对您也太残酷了!仲达啊,好端端的您何止脸上被涂点泥,简直是带上了大泥罩已经面目全非;如果用演义和搞笑书里虚构的东西去说历史上的您,倘若您泉下有知,一定会哭笑不得。
当然,我崇敬您,并非是崇敬您的全部。
曾记得我的一个吧友在QQ上这样告诉我:“虽然你的偶像——司马懿是个腹黑有城府的人,但是你还和他一点不一样。”对此,我只想说,您虽然是我的偶像,但我不愿像您那样活一辈子,更不愿变成您,我只是取您所长补己所短,并且以您作为联系异乡与故乡的英雄纽带,外加因为出生于北方的缘故与同为北方人的您有着似乎与生俱来的、天然的缘分而已――即所谓“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我还是相信人生“越简单越幸福”,像您这样活一辈子,城府极深处处谋算,永远让人看不到真实本色的人真可怕,如此机关算尽,虽然有大理想大抱负,可是活着该有多累,讲真,我觉得不值得。我还是守着我最单纯的人生理想,这样比较好,我仍然这样以为。
汉末三国,烽烟四起,您以鹰视狼顾之相成一代霸业;您是玩弄权谋的高手,最擅韬光养晦,工于算计人心,辅政平乱、擒斩孟达、诛灭曹爽,哪一桩成功不是依赖于权谋。反观同时代以智计、忠诚而名垂青史的诸葛亮,无双才智,竟因您而惨死五丈原。
青莲耐不住苦寒,雄才敌不过鬼才,这便是我对您既敬又恨的原因。
了解您的人,对您都是敬与恨参半的。
若论权谋,您算得上厚黑学鼻祖。您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外露愚拙,内藏智巧,披肝沥胆,以九州为棋盘,以兵卒为棋子,博弈天下。
于是人们讲,原来权谋是成功者的标配,趋之若鹜。《厚黑学》一书大卖,似乎人人都必须得学一学司马懿、看一看厚黑学,不然就只有等着被别人算计的下场;而像诸葛亮这样兼具忠义仁德的人,反而只因没有“笑到最后”,便被一遍遍解构成了反面典型。
远的不说,就以周正所作《好孩子培养手册》中“家有男儿,远离诸葛亮”这一章节为例。那一章,开宗明义便道:“很多人一说《三国演义》,就想到诸葛亮,觉得诸葛亮睿智,但心理学的判断标准:不是睿智与否、聪明与否、知识多少与否,而是成功与否。教育子女首先要告诉他:评价一个人的最终标准是——成功。不管你有多少知识,你失败了,一切等于零。”尔后,便举出各种例子,只为证明一点:诸葛亮“有人格分裂,是个十分极端、十分自我、十分狭隘的人”,而司马懿才是“人格健全”的成功者……
司马懿,我想对您说:我虽然崇敬您、钦佩您,但我也不允许有人那样子去说诸葛亮。您与诸葛亮,本就是青史的花冠上绽开的两朵不同的花。孔明的香气素净淡雅如莲,清芬中透出的更多是高风亮节;而你的香气浓烈火热若玫瑰,幽芳中满溢着开天辟地的胆气与缜密如天罗地网的权谋———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需看,完全无需比较。
蒙古族美女舞蹈家斯仁德丽玛所演绎的舞蹈《听雪》,让诗意的雪与灾难的雪同时跃然台上,以富有张力的表情与动作配合时而梦幻奇美、时而诡异凄楚的音乐,加之以蒙语伴唱,展现了皑皑白雪背后那截然相反的两面。而您,司马懿,便是男版的斯仁德丽玛,在古代史乃至当代史的平台上同时舞出了两场迥异的雪——诗意的雪是坚忍之志、神骏之才,而灾难的雪是权谋之术、厚黑之心。这一切的一切,留给了人们无限玩味与深思的空间。
不管怎样,您还是那个多面的您,您还是那个让人猜不透的您。
您的个性魅力,不是曹操四海皆空的洒脱霸气,不是刘备四平八稳的道德仁义,不是孔明用兵如神的饱学智慧;没有周瑜的自负与自卑,没有庞统的狂傲与不羁,没有荀彧的忠实与固执;您,志在天下却隐忍不发,心有猛虎却甘委人下;您,眼界开阔看得出大势所趋,深谋远虑窥得见人心向背;您,谋略纵横、冠绝群雄,一生谨慎、如履薄冰,刚毅果敢、厚积薄发。司马仲达,大才如您,旷世几人?
一生壹次心,我决定,珍爱汝一人。
最后,请容我以拙诗一首作为结语:
拜司马懿
宣王决策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
帷幄天机神亦逊,鬼才良谋世无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