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的内容本来是各色各样的。记载一件东西,叙述一桩事情,发表一种意见,吐露一腔情感,都可以成为文章。把眼睛里看见的光景记下来,当然也成为文章。
2.作者要写的一定是感到兴趣、觉得有意思的一番光景。至于那些平平常常的光景,虽然看在眼里,绝不高兴拿起笔来写。
3.写得细腻由于看得精密。
4.抒写感情并不在乎堆砌“快乐”“痛苦”之类的字眼。如果你把引起你感情的缘由和经过写出来,无论外界的事物或是内心的变化,都照当时所感受到的写出来,这就抒写了感情了。
5.随笔是最自由的文章。形式既没有一定,题材也随处可取。随笔可以说毫无规模,三言两语也成,从一个大范围里抽出小小的一片段来写也成,意思像藤蔓一样蔓延开去,直到藤梢和根部斗不拢笋也成。至于题材,凡是实际生活以内的一切都可以充作随笔的题材。读书的心得,日常的见闻,对于事物的感想或意见,在生活中感到的情味等等,无论怎样零碎,怎样琐屑,用来作别种文章也许不相宜的,用来作随笔无不相宜。
6.随笔的唯一条件在于“新鲜的意趣”。作者的动手写随笔,读者的乐于读随笔,都为着新鲜的意趣。
7.随笔可以作为写作他种文章的基本练习。小小的一片段写得像了样,再去写规模完整的东西就不至于手忙脚乱漫无把握。随笔的材料取自实际生活,只要不是稀里糊涂过生活的人,生活延长下去,材料也源源不绝。
8.练习作文最好多作随笔。
9.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里所不曾经验过的事勉强拉到笔底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不必为着写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人的责任,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
10.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
11.与其写一些空泛的议论,不如写一些亲身经历。
12.读书先看序文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每一个少年必须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
13.平时的积聚很重要,没有什么意思积聚在那里,“无中”绝“生”不出“有”来。
14.写旅行记和写日记一样,第一先得放弃那完全记录下来的野心。
15.写文章把自己的见闻告诉人家,倘若能够捉住当时的感觉,顺次写下来,就使人家如临其境。
16.描写不是死板地照抄实际事物。用适当的文字,把事物外面的和内面的特质表达出来,使人家认识它的整体,这才算描写到了家。
17.描写人物性格在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上下功夫,没有一句评判的话也不要紧。能使读者从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上体会得出人物的性格来,那才是上等的描写。
18.凡是好的文章,必然有不得不写的缘故。自己有一种经验,一个意思,觉得它跟寻常的经验意思有些不同,或者比较新鲜,或者特别深切,值得写下来作为个人生活的记录,将来需要用的时候还可以供查考:为了这个缘故,作者才提起笔来写文章。
19.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这就能够写文章了。岂不是寻常不过、容易不过的事儿?所谓好文章,也不过材料选得精当一点儿、话说得确切一点儿、周密一点儿罢了。
20.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21.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
22.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了惯才行。
23.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必须化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之间受用它,那才是真正的受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