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解释得太多就像我在怪你不懂我

解释得太多就像我在怪你不懂我

作者: Andylee | 来源:发表于2021-04-05 23:21 被阅读0次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这一生。这的确需要极大的技巧。

理查德·佐尔格-----这只是我们最终确认的一个名字。相较而言,“佐尔格”才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但这个名字,我们能相信多少呢?对一个名字产生的怀疑源自《佐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这本书。这本书中,有多个名字都指向了这个最终被称为“佐尔格“的人。这些名字------我们可以称之为本名,曾用名,化名。至于在每一个名字里是否都代表着同一个人,那是秘密!

在百度百科中对“理查德·佐尔格”词条的描述如下:

1941年10月14日,尾崎秀实被捕。佐尔格接到警告,秘密警察正在逼近他,他决定同他在当地酒吧结识的日本情人一道离开。不过,一个小错误使他付出了沉重代价。他没有烧毁警告他的纸条,而是将它扔在路旁。尾随他的警察迅速地拾起了这张作为他罪证的纸条。

1941年10月18日,佐尔格的谍报网暴露,他在东京情人的家中被日本警察特高课逮捕。1943年9月29日佐尔格被判处死刑。1944年11月佐尔格于东京被秘密绞死,终年49岁。

最初,佐尔格被埋葬在巢鸭监狱的墓。1949年,他的情人石井花子将他的遗体迁葬于东京多磨陵园17区1种21侧16番,石井花子在去世前,经常前去扫墓,她在2000年死后与其合葬。

这一段文字所讲述的故事与大多数电影情节如出一辙:铁汉最终倒在柔情下。我们大可想象用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中的那句台词作为这一段故事的画外音:

------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

尽管时光交错,唯独人的故事总是那么出奇的相似。在“佐尔格”的故事中,唯独这个终局部分的内容让人唏嘘些许。《佐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一书中对理查德·佐尔格的人生终局没有作过多的笔墨说明。所以借助百度百科补上这一段。《佐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一书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30年至1932年那三年间。而佐尔格在日本的经历是其人生历程中的另一段了。

《佐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这本结集成书的资料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秘密"。

在佐尔格的生涯中,中国------这个地域过于广大!不过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有一个地方可以称之为中国的缩影,这个地方相当复杂与神奇,它就是-----上海。在我们平时所熟悉的时尚名词中,上海可以浓缩为上海滩,相比前者,上海滩这个名字会给人更多遐想。言语中的”去上海“是极其平淡的,而”闯上海滩“则豪气冲天。平素有关上海这座城市的影视中,其实讲述的一直是”上海滩“的故事,而非上海的故事。那么,佐尔格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一头闯入的上海滩到底是何等模样呢?《佐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中有一篇文章是专门谈这个问题的,摘录如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作为当时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柏林的国际第五大城市,成为了这个时期的“间谍之都”。就如同二战结束后的伯尔尼、东西柏林、维也纳和香港一样。

此时的上海,呈现出国民政府管辖下上海特别市-----“一市三治四界”的城市治理格局。“三治”,即沪淞地区实际上被划分为三个行政区域,拥有三个城市管理机构、三个司法体系、三个警察局,甚至三个公共交通系统。“四界”即两个租界和两个华埠地区,其中,租界划分为1863年由原英美租界合并的公共租界和由法国领事馆直接控制的法租界。华界包括闸北和南市两部分,但中间却隔着租界。那时,在上海的外国人口,“1931年超过6万人,此后几年连续保持在六七万人之间,其中绝大多数是欧美人”。“八一三事变以后,大批日本人涌入,1942年达到高峰,超过15万人。这些侨民的国籍最多的时候达58个,包括英美法德日俄印度萄意”

上海滩的繁华大体知道,但从没有此刻这样详尽更动人心魄。那时美国、欧洲的热门电影大约在一个月后就会在上海上映。彼时上海与世界保持同步的时间差大概就是一个月的时间,甚至更短。

按照《佐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的讲述,佐尔格是在上海滩开启了他的生涯至为精彩的前半段。在这本中,唯独没有佐尔格本人遗留下的佐证。我们从书中能知道的就是他曾留下《狱中手记》这样的文字记录。《佐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一书是不同的人将目光聚焦在佐尔格一人身上。在这些从不同视角、方向凝视过来的目光交汇中,这个人----佐尔格-----并没有因光线聚焦而变得形象清晰起来,反而呈现出不同的侧面阴影。这本书的内容多半与情报、间谍、网络这些词语相关。但若是从不同的人讲述的内容来看,更像是对一个人日常生活的回忆集锦。借助这些回忆,可以拼凑出上海滩当年的样子。如果将和佐尔格产生过联系的人一一镶嵌进去,那么上海滩一天的日子或许就大致有一个轮廓。在华界与租界犬牙交错的地方,在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怀着不同目的发生着不同的故事。他们来来去去,就是当年上海滩的繁华的一部分。

《佐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的另一主题是秘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的复杂一点也不弱于当下。除了彼时中国、日本、苏联、德国、欧洲、美国之间的关系之外,我们在这本书还会发现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早期活动痕迹。这些内容只能用语焉不详和盘根错节两个词语来形容。尽管在这本书中有些秘密其实是公开的,只是在面对这些秘密时,佐尔格和他身边人,都不曾主动说破。或许这也是与佐尔格具备同样使命和任务的那一群人一个下意识的举动。这本书显示出来的“谍报”工作不过只是冰山一角,佐尔格以及他知道的秘密,并非只有他一个人才知道。

对于繁华的上海滩而言,佐尔格只是恰巧走在大街上的一个人而已,最多因他俊朗的容貌被人多看两眼,而我们想象不到的是,历史的发生和改变恰恰就是来自这些曾经活生生的个人。所谓“风云起于飘萍之末”用来形容佐尔格最合适不过了。佐尔格在上海,就是身处碰撞最激烈的边缘地带。

《佐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一书中吸引人的还包括前文提到的日本人-----尾崎秀实。在尾崎秀实留下笔墨中曾有这样的句子-----我们都是唐吉珂德。借助这本书,我们才会深层次的理解尾崎秀实为何要如此比拟自己的所作所为。通过这个人,我们大体能理解,有人真的会将理想作为自己的命运,且毫无怨言,留下一脸惊诧的亲人朋友。

《佐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在阅读时需要重新组装和衔接。它汇集的资料来自多方,围绕着佐尔格而开展。这本书中涉及到的人,大半充满了秘密。光是这本书中提及的名字,就已经足够读者头痛。更何况那些埋伏在字里行间要说未说的秘密呢?从另外一个层面看,这本书像极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街头的素描,在寥寥数笔的刻画下,猜得到是哪个人,估得到他的行事,才是阅读本书的乐趣。解释的太多,你会怪我!

=====================================================

每一本书都在等待它的推荐语!《短书集》

相关文章

  • 解释得太多就像我在怪你不懂我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这一生。这的确需要极大的技巧。 理查德·佐尔格-----这只是我们最终确认的...

  • 日精进18/21

    ①做人做事不需解释太多。懂你的人,无需解释,不懂的人,何必解释。有时候解释太多,反而会越描越黑,让人觉得你是在...

  • 留给无知的自己

    解释太多反而好像别人不懂我一样

  • 你不懂我,我怪你

    你不懂我,我怪你 你不爱我,我爱你 你不念我,我念你 我们相识九年,话说七年之痒在那一年煎熬中度过,可是我们却不如...

  • 暴露得太多,你就输了

    “哎呀,看这题目……”“瞎想什么呢?不是你想的那样。”“哦,你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我……” 好啦,回到正题,没...

  • 简书

    简书 现代.晓晖作词 你读不懂我的诗歌 我不能怪你,怪你 因为你的水平有限 因为我的诗歌太美 你读不懂我的散文 我...

  • 晚安

    你听不懂我晚安的语气,就像我不懂你。

  • 2020.7.6——钥诗

    你看你满脚的毛 真像我丢失过的钥匙 我失钥太多 早已被关于门外 从此我负责写诗 你负责看不懂。

  • 你不懂我,我会怪你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 可惜我们都是凡人,无法将琐事都置身事外。小心翼翼的维持现状,原本以为这就是我要的幸福,...

  • 你不懂我,我会怪你

    你什么都不懂我,深夜我又在哭泣,我知道电话那头的你,已经习惯了这种争吵,可能我刚挂,你就鼾声四起了,而我看着窗外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释得太多就像我在怪你不懂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mj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