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因为手机游戏没玩够,赌气玩起了失踪,如何养育懂事的孩子?

孩子因为手机游戏没玩够,赌气玩起了失踪,如何养育懂事的孩子?

作者: 黄衣心理王静 | 来源:发表于2020-01-10 22:39 被阅读0次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大概都会遇到溺爱孩子和让孩子“吃点苦”这两种状况,那么究竟怎么做好呢?我们看看下面两个故事。

故事一  浩浩的故事

2020年1月7日,大雪纷飞,夜已渐深,浩浩的妈妈在大地一片苍茫中哭喊:浩浩,快回来,你在哪儿呢?你快回来!

随着她的哭喊,冬夜的街上零星出现了亮光,人们三三两两探出头来:这是怎么了?

原来,浩浩因为手机游戏没玩够,赌气玩起了失踪。孩子放学回家后,妈妈督促他写作业,他要先玩十分钟游戏,结果玩起来,十分钟哪能过瘾啊,于是,就出现开头的一幕。

浩浩这孩子,三代独苗,全家八个长辈手里的金疙瘩,在家里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真应了那句“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孩子也是争气,长得白白净净,明眉大眼,小小年纪就十分英俊。

这不,在家人不自觉地溺爱中,长大的浩浩一身的毛病。

1.独自为王,不管走到哪里,“我最大”。

在家里,理所当然的“小霸王”,和周边小朋友玩,也得要以他为中心,谁不依着他的主意和谁闹。在幼儿园里,更是祸事满天飞,吃喝玩样样争先,眼里没有老师,更不要说尊重小朋友。老师用尽了办法,也很难改变。

2.事不关己,不论做什么,“怎么办”?

  自记事以来,自己就没动手穿过衣服、吃过饭,玩具都是递在手里的主儿,好像自己生来就是被伺候被服务的,对别人的付出和帮助视为理所当然。

四年级了,早上起床奶奶给穿衣服,爷爷给盛好饭,爱吃就吃,不爱吃就闹。一不应心,就第十八滚。也就是说十多岁了,啥也不会做,遇到问题就会三个字:“怎么办”?

家长一看,再继续这样,不行啊。开始棍棒教育,结果孩子没哭呢,看打的先搂着孩子嚎上了。

3.花钱没边,只要是喜欢,“统统要”。

出门逛超市,买东西,见到喜欢的,不管是不是自己这个年龄能吃的、用的、玩的,只要说一声要,非买不可。

小时候还好,大了的时候,看上的东西都价格不菲,哪能说要就都要呢?为此,常常鸡飞狗跳,吓得谁也不敢带他出门。

串亲戚访朋友,到人家里,毫不客气,不认生,呆住什么拿什么,好像本来就是他家的一样。

故事二  蕾蕾的故事

同样是2020年1月7日,大雪纷飞。下午4点多,放学回家的蕾蕾,走进厨房,打开炉门,拿着簸箕和铁筷子掏出炉膛内的废煤灰,把炉火拨弄旺,做上水,洗洗手,开始在炉边的桌子上写作业。

当水开了,蕾蕾小心翼翼地提下来,灌到暖瓶里,在炉子上坐上锅,锅内笼屉上放进馒头。

孩子就这样边写作业边做着饭。当妈妈下班到家,抖落一身雪花的时候,她马上接过雨披,让妈妈进屋。妈妈面色平静,没有惊讶,看来这样的日子,娘俩习以为常。

那么,蕾蕾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

一.随意散养,建立独立意识

蕾蕾妈妈介绍说,打小的时候,就对孩子很“随意”,就是顺其自然,没刻意去养。该吃奶时吃奶,到加饭时加饭。

在孩子懂事时起,放手让她自己的事自己做,该学吃饭的时候学吃饭,该练穿衣的时候练穿衣。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己搓洗小袜子。让她知道别人能做的事,她照样该做,培养独立意识。

二.制定规矩,树立规则意识

生活中,一有机会就告诉她,什么是规则,在哪里能做什么,在哪里不能够做什么。

逛商场、进公园、入影院、上幼儿园,不管到哪儿,陪她静观察,轻提示,让她感知不同场合的规矩,懂得无论到哪里都是有规则的,和家里是不一样的。

三.母亲示范,亲子共读

陪她一起读儿童读物,读绘本,讲里面小主人公的故事。像绘本《这是规定》、《小一步系列》、《小熊宝宝》、《图书馆的狮子》、《大卫不可以》等。

母亲则利用陪读时间学习了《正面管教》、《如何说孩子才能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非暴力沟通》等书籍。

故事讲到这里,我想大家都明白了溺爱和让孩子吃点“苦头”的利害了;也理解了我们说的“吃点苦”的含义了吧。

我们这里说到的让孩子“吃点苦”并不是说,放着优越的物质条件不用,故意制造艰苦的环境锻炼孩子。

并非要现代化科技社会的孩子再去吃糠咽菜住窑洞;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并非要放着安逸的生活再去做肩挑背扛、流离失所;也并非“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似的去作秀。

我们说的“吃点苦”,是合理地适时地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除了蕾蕾妈的做法,还有什么妙招呢?

一.家长示范,以身作则

俗有人这么比方“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要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家长先做什么样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品行不端,偷鸡摸狗,孩子怎么能一身正气?

家长进门打麻将,单位里昏天度日,不上进,怎么要求孩子好读书考出学霸的成绩?

记得有本书叫《黑猫叫醒我》,里面的故事情节就是父母子女角色互换,不是父母养育教导子女,而是子女随心认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父母,而且还要对父母的行为负责,充满离奇的故事情节却把现实中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二.锻炼孩子的健康体魄,培养不屈向上的精神毅力

毋庸置疑,我们大家都理解健康的体魄对人生的重要性,一个人失去了健康,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来,谈何成家立业,谈何保家卫国兼济天下?说的庸俗点,没有健康拥有再多的金银财富都是零。

据调查,我们儿童的体质远远低于日本儿童的体质,源于日本人非常重视孩子的体能训练。日本人从两岁开始抹地板锻炼腿部力量。

在幼儿园里面,2岁多的孩子都要学习擦地板,擦地板时脚后跟要抬起,这是在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脚部力量。3岁孩子就能够做到单脚弹跳,走路稳,不会随便摔倒。孩子们在打扫课室和校园的同时,还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日本幼儿园要求老师保证每个幼儿都可以充分地活动,体力、脑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幼儿园里有每周至少三次游泳课,大中小班还有不同层级的足球比赛等体育经济活动。

幼儿园尚且如此,小学体育锻炼更是不容忽视。据统计,日本小学生中40%每天锻炼超过2小时。

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体能,强健了体魄,在这过程中,不屈向上的精神品质、耐挫能力也潜移默化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时下流行一句话,叫做“今天,你不教育孩子,明天,社会替你狠狠教育他;今天你不管教孩子,明天,监狱替你狠狠管教他。”

话说至此,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溺爱孩子是害孩子,让孩子“吃点苦”才是爱孩子。这个观点,你如何认为呢?

相关文章

  • 孩子因为手机游戏没玩够,赌气玩起了失踪,如何养育懂事的孩子?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大概都会遇到溺爱孩子和让孩子“吃点苦”这两种状况,那么究竟怎么做好呢?我们看看下面两个故事。 ...

  • 没玩够的孩子

    今天带着四年级的孩子们走进幼儿园,换了个地方上美术课。当我在班级提议时,全班欢呼,是啊,谁说课堂必须在教室,其实好...

  • 为什么不能给孩子挠痒痒

    在《游戏力养育》中,科恩博士不赞同家长跟孩子玩挠痒痒的游戏,为什么呢? 因为打闹游戏是为了帮助孩子提高对身体的感知...

  • 没玩够的孩子不会聪明

    据说没玩够的孩子不会聪明,那你就在能玩的时候尽情的玩吧。

  • 如何做不焦虑的家长#7 听后感

    第7课【学习动力】然后平衡玩和学习?孩子沉迷游戏? 1.孩子的最大欲望需求就是玩,如果孩子没有玩够,这样孩子就不能...

  • 孩子玩游戏的原因

    孩子玩游戏的原因: ①因为玩得感觉好,所以喜欢 如何解决: 孩子真的喜欢手机游戏吗? 孩子从来都不喜欢游戏,喜欢的...

  • 孩子和游戏(转发程利明老师朋友圈)

    很多家长想解决孩子“玩手机游戏”的问题! 我总是劝家长,你也玩一玩孩子玩的游戏! 孩子玩《王者荣耀》,你也玩上几天...

  • 把手中的牌打好

    陪孩子在家上网课之余,孩子见我在玩够级游戏,于是恳请我教她玩斗地主游戏。 她说:“我不会玩斗地主,每次跟哥哥他们玩...

  • RIA作业三20180508-学员罗攀黄冈

    A1:前段时间一个同事玩起了手机游戏,我叫他不要玩,上班注意影响,当时他没玩。事后我发现他还在偷偷的玩,又警告了他...

  • 追悔莫及

    小孩贪玩不回家 母亲无奈一句话 孩子急忙转身跑 结果血染车轮下 这是母亲酿造的悲剧,孩没玩够就让他玩,不要恐吓孩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因为手机游戏没玩够,赌气玩起了失踪,如何养育懂事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nmactx.html